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重慶未戒所:以實干踐行初心 用服務溫暖民心

2025年08月22日17:06 |
小字號

近日,重慶市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 “未戒所”)以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將“開門搞教育”理念貫穿始終,常態化開展“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大局”工作,把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的承諾轉化為一件件具體行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所長接待日:架起“零距離”的溝通橋

“警官,我這孫子從小沒了爹娘,跟著我過,現在又沾了毒品被送來這裡……他還能變好嗎?”在探訪大廳,70歲的張阿婆緊緊攥著未戒所所長余長江的手。這是未戒所“所長接待日”裡常見的場景——所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坐班,在探訪大廳的接待台前,與家屬面對面坐下,聽他們傾訴焦慮,為他們答疑解惑。

“您放心,我們這裡有專業的心理矯治團隊、康復訓練團隊和戒毒醫療中心,每天都會給戒毒人員開展綜合戒治工作。經過康復訓練,下次你再來探訪的時候,您會親眼看看他的變化。”余長江接過阿婆手裡的照片,指著照片上青澀的少年說,“您看他眼睛多亮,只要好好戒治,一定能找回原來的樣子。”

接待台前,類似的對話不斷上演。戒毒人員肖某的母親焦急地詢問:“余所長,我兒子當擔保人的這筆錢,現在借款人跑了,債主天天上門,這可怎麼辦?”余長江耐心解釋:“擔保責任得看合同具體條款,您先別急。我們所裡就有民警法律援助工作室,我讓民警免費幫您分析。”說著,他又拿起筆在便簽上寫下聯系電話和地址,“這是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和聯系方式,您也可以直接去,他們也會幫助你們的。”

一旁的所政管理科科長葉俊則被幾位老人圍住,大家手裡都捏著未戒所發放的《所務公開手冊》。“小葉科長,這農行掃碼付靠譜不?我家老頭子眼神不好,上次輸錯了數字,錢沒到賬……”68歲的李大爺舉著手機,屏幕上還停留在轉賬頁面。葉俊接過手機,手把手教老人核對賬號:“您看,這裡有個‘未戒所專屬轉賬’標識,輸完金額后點這個,系統會自動校驗。

據統計,當日接待日共發放《為民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20 份,回收有效問卷20份,滿意度達100%﹔接待12名戒毒人員家屬咨詢,現場解決疑問9件,協調對接法律援助、生活保障等事宜3件。離開時,張阿婆把余長江寫著“有事隨時找我們”的便簽小心翼翼地塞進內衣口袋,抹著眼淚說:“你們不光管孩子戒毒,還管我們這些老人的難處,太感謝了。”

多部門聯動:為困境家庭撐起一片天

“周大隊長,我對不起我姑娘……要是她有個三長兩短,我活著還有啥意思?”在未戒所一大隊談話室,戒毒人員葉某雙手捂著頭,肩膀劇烈顫抖。這個38歲的漢子,說起女兒時,聲音像被砂紙磨過一樣沙啞。

葉某來自渝北區,因吸毒被送入未戒所后,妻子不堪重負離家出走,13 歲的女兒小葉便由72歲的外婆照顧。由於長期缺乏父母陪伴,小葉患上抑郁症,不僅輟學在家,還時常出現自殘行為。外婆年事已高,既不懂心理疏導,也無力輔導功課,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日漸消沉。

“你在這兒好好戒治,家裡的事我們來想辦法。” 一大隊大隊長周圍一邊遞過紙巾,一邊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當天下午,周圍就帶著副大隊長羅代雄、宋春曉來到所領導辦公室,將葉某家庭情況匯報后,一場“所內戒治+所外幫扶”的聯動計劃迅速啟動。

所內,羅代雄每周三次與葉某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用 “家庭責任清單”幫他梳理人生規劃:“你姑娘說,等你出去了想一起去逛動物園,這就是你好好戒毒的動力。”宋春曉則主動聯系葉某的母親,定期進行視頻會見,讓父女倆能“面對面”聊天,看著屏幕裡女兒慢慢露出笑容,葉某的戒治積極性明顯提高。

所外,周圍和回歸指導大隊大隊長蔣宇兵分兩路:蔣宇對接渝北區禁毒委,協調將小葉納入“涉毒家庭未成年人關愛計劃”﹔周圍則帶著小葉的情況說明,先后走訪渝北區婦聯、團委和所在學校。經過多次溝通,學校同意為小葉減免學雜費,並安排班主任和心理老師“一對一”輔導﹔渝北區婦聯鏈接了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定期派心理咨詢師上門為小葉做心理干預﹔團委則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定期到家裡輔導功課。

三個月后,好消息傳來:小葉的抑郁症狀明顯緩解,不僅主動要求回校上課,還在作文裡寫道:“媽媽走了,但戒毒所的叔叔阿姨和學校的老師都在幫我,爸爸說他很快就會回來,我要好好等著他。”

當葉某的母親在探訪時把女兒的作文讀給兒子聽時,電話那頭的葉某泣不成聲:“我一定好好戒毒,出去后再也不碰毒品,好好陪女兒長大。”而老人握著周圍的手說道:“你們是真把孩子當自家娃疼啊,這份情,我們記一輩子。”

“群眾滿意,是檢驗我們工作的唯一標准。”余長江說道。從探訪大廳裡的耐心解答,到跨部門聯動的暖心幫扶,未戒所的民警們用一件件實事,詮釋著“司法為民”的初心。下一步,未戒所將持續常態化開展“三服務”,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大力弘揚“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優良作風,發動黨員、干部立足崗位爭做貢獻,主動到基層一線扛責任,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胡曉未)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智慧氣象賦能品牌升級 重慶讓氣候資源“變現”
  人民網重慶8月22日電 (劉政寧、姚於)8月21日,第三屆川渝氣候經濟發展大會在重慶市奉節縣召開。本次大會以“挖掘生態產品氣候價值,釋放氣候經濟發展潛能”為主題,由重慶市氣象服務中心、四川省氣象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衛星遙感數字化應用創新重點實驗室等機構共同支持。…
“疆電入渝”工程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
  人民網重慶8月15日電 截至8月15日3時,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單日最大輸送電量近1億千瓦時,約佔重慶全市日均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重慶能源保供和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重慶送變電公司員工在嘉陵江畔開展“疆電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組塔。…
辦實事︱網友反映景區商鋪亂堆放 豐都:迅速整改
  人民網重慶8月10日電 (陳琦)“景區大門是代表一個景區的形象標志,可是有商戶在此堆放各種物品,雜亂不堪,建議相關部門維護景區環境形象。”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對豐都縣雪玉洞景區“美中不足”的現象提出建議,獲得當地旅游部門迅速整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