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論稻”田壟間 梁平稻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啟幕

2025年08月22日12:34 |
小字號

烈日藏風裡,雲起田壟間,都梁大地的清晨十分忙碌:鳥叫、無人機飛、一片收割忙!

梁平糧油科技小院的選種展示。黃亞輝攝

梁平糧油科技小院的選種展示。黃亞輝攝

“安勝鎮這邊的平均產量是525kg/畝,而經過我們技術集成的水稻示范田,去年平均產量為749.9kg/畝。”在安勝鎮龍印村的田間,西南大學博士生梁錦鵬正喜悅地迎接又一輪豐收成果,作為梁平糧油科技小院的常駐學生,他守護示范田已經500余天,稻米豐收正是他的青春注解。

在稻田裡書寫“豐收文章”,蟠龍鎮扈槽村迎來貴客,遠道而來的專家們以手撫稻,躬身觀察稻穗,飽滿的米粒“鑽進”眼眸,大伙兒直呼:“好山好水好田地,梁平的稻,是綠色的健康稻。”

蟠龍鎮扈槽村稻米豐收盛景。劉輝攝

蟠龍鎮扈槽村稻米豐收盛景。劉輝攝

8月21日,正值稻米收獲季,“梁平稻”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啟幕。本次研討會以“科技賦能、品質引領、產業升級”為核心,聚焦川渝東北氣候與地理特點,整合優質稻種資源、綠色種植技術和智慧農業模式,全力構建水稻新質生產力創新平台。

同時,通過品種優選、技術升級、品牌打造和全產業鏈融合,推動梁平稻產業從“高產導向”向“高質高效”轉型,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區建設,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樣板,擦亮“梁平稻”金字招牌,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目標。

研討會現場。黃亞輝攝

研討會現場。黃亞輝攝

研討會上,梁平區相關部門介紹了“梁平稻”產業生態圖譜、綠色高質量發展解決方案以及“梁平稻”產業大腦建設情況﹔對“梁平稻”品牌營銷策略進行推介。隨后,各專家以不同的視角“論稻”梁平,為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言獻計。

“梁平稻品種篩選示范種植十分成功,結實率高、米質好、產量高”。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在研討會上表示,梁平生態環境優越,要用好山好水好田地,種出名品優品特極品,要在選育好品種的基礎上,用科學管護的方式,做好綠色防控,為全國人民送上噴香“梁平味”。

“我個人比較看好‘冷沙米’,口感很好,而且極具辨識度。”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培鬆認為,打造區域品牌並非易事,但看到梁平區委、區政府的決心以及種植農戶的用心,他對“梁平稻”品牌的打造,有十足的信心。

“梁平這幾年的發展日新月異,農產品加工、文旅非遺出圈、西部低空之城建設,每一個目標的深化打造都讓我們看到區域騰飛的美好藍圖,‘梁平稻’作為區域名品,也可以和這些目標融合打造,以融合之姿,呈現立體梁平。”揚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巧泉說。

研討會上了解到,截至2025年,梁平區累計建成水稻綠色示范基地25萬畝、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5000畝,創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准化生產基地。(黃亞輝)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智慧氣象賦能品牌升級 重慶讓氣候資源“變現”
  人民網重慶8月22日電 (劉政寧、姚於)8月21日,第三屆川渝氣候經濟發展大會在重慶市奉節縣召開。本次大會以“挖掘生態產品氣候價值,釋放氣候經濟發展潛能”為主題,由重慶市氣象服務中心、四川省氣象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氣象局氣候資源經濟轉化重點開放實驗室、衛星遙感數字化應用創新重點實驗室等機構共同支持。…
“疆電入渝”工程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
  人民網重慶8月15日電 截至8月15日3時,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單日最大輸送電量近1億千瓦時,約佔重慶全市日均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重慶能源保供和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重慶送變電公司員工在嘉陵江畔開展“疆電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組塔。…
辦實事︱網友反映景區商鋪亂堆放 豐都:迅速整改
  人民網重慶8月10日電 (陳琦)“景區大門是代表一個景區的形象標志,可是有商戶在此堆放各種物品,雜亂不堪,建議相關部門維護景區環境形象。”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對豐都縣雪玉洞景區“美中不足”的現象提出建議,獲得當地旅游部門迅速整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