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區巴福鎮:生態修復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
2025年08月27日17:46 |

水清岸綠,鳥鳴聲聲。初秋的重慶高新區巴福鎮,大溪河水系經過生態修復,已然煥然一新,碧水藍天與村庄綠樹相映成畫,美不勝收。
曾經,由於周邊工業廢水、畜禽養殖糞污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不足,大溪河源頭水系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害。大岩口水庫生態空間被農田、菜地等侵佔,生物多樣性下降,庫岸緩沖帶不完整,張家河溝河岸緩沖帶同樣遭受侵佔,河流渠化、生態服務功能退化。
大溪河水系生態修復,重現水碧岸綠風景美。巴福鎮供圖
如今,通過系統性生態修復,這一區域重現“水清岸綠、魚躍鳥飛”的生態美景,有力為大溪河中下游整體環境改善提供支撐,並為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南部片區開發建設保留生態空間。
據介紹,巴福鎮實施的大溪河水系生態修復工程,共恢復水域面積近6萬平方米,顯著增強了水體自淨能力。水質由原先的劣Ⅴ類穩步提升至Ⅳ類,部分河段達到Ⅲ類標准。以往富營養化、感官不佳的情形已成歷史。現今水面清澈、魚群可見、水生植物繁茂,親水空間成為群眾休閑的好去處。
生態環境的改善,為地區發展注入了綠色動能。巴福鎮依托修復后的良好生態本底,積極推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稻蝦共生”等一批項目落地見效。村民表示,環境變好了,來的游客多了,切實感受到了生態改善帶來的實惠。
當地採用“光伏發電、免費抽水、余電上網”模式,全年節約電費超過十萬元,為設施的長效運維提供了穩定支持。同時,河道整治連通了綠色低碳灌溉系統,促進了撂荒地復耕和糧食產能提升,讓生態效益不斷轉化為民生實惠。巴福鎮還建立“全域整治+村庄規劃+項目引進”機制,實現多部門協同、全過程監管,確保工程建設到位,也能夠長期穩定運行,持續釋放生態效益。(韓明潔)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西渝高鐵康渝段首個超4公裡隧道貫通
- 人民網重慶8月27日電 8月27日上午,經過建設者們782天艱苦奮戰,西渝高鐵首個超4公裡單洞雙線隧道——鎮安隧道順利貫通,至此西渝高鐵康渝段已貫通34座隧道,為全線按期建成通車按下“加速鍵”。 西渝高鐵鎮安隧道。…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