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強迫症有哪些心理治療方式?

2025年09月05日14:24 |
小字號

心理治療是強迫症康復的核心,其目標是打破強迫思維的認知陷阱和強迫行為的維持循環。研究表明,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策略。

認知行為療法(CBT)

尤其是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這是目前循証証據最充分、推薦為首選的心理治療方法。

“暴露”是指在治療師指導下,安全、系統地讓患者逐步接觸那些會引發強迫性焦慮的情境、想法、畫面或物品。

“反應阻止”是指在暴露的同時,嚴格阻止患者進行習慣性的強迫行為或儀式。

通過反復練習,讓患者親身經歷,達到以下目的:即使不執行強迫行為,焦慮也不會無限升高,最終會自然下降﹔所恐懼的災難性后果並不會發生﹔患者有能力耐受這種焦慮。同時,CBT也會幫助患者識別和挑戰那些導致痛苦的不合理信念。

接納與承諾療法

幫助患者學習以接納的態度面對侵入性想法和不適感,減少與之斗爭的內耗,專注於個人價值導向的行動。

森田療法

強調“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引導患者接納症狀的存在,不與之對抗,同時將注意力投入到有建設性的日常活動中。

基於正念的干預

培養患者對當下體驗(包括不適想法和情緒)的覺察和非評判態度,減少自動化反應。

精神動力學/心理動力治療

探索症狀背后可能的無意識沖突和情感根源(如早期的創傷、未被滿足的需要),促進人格成長。這對於理解個體獨特的心理背景可能有幫助。

認識領悟療法

結合精神分析理論,幫助患者認識到其強迫症狀是“幼年自我”用幼稚方式應對恐懼的表現,促使其以“成年自我”的立場去理解和處理現實困難。

家庭干預

教育家庭成員了解強迫症,學習如何更恰當地回應患者的症狀(避免過度卷入儀式或過度批評),改善家庭溝通和互動模式,為患者提供支持性環境。

重慶優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蒙華慶介紹,強迫症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可治療的心理健康狀況,並非性格軟弱或“想太多”。理解和接納是康復的重要一步。如果患者飽受強迫症狀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或學習,請務必及時尋求專業幫助。精神科醫生負責診斷和藥物治療方案制定,合格的心理治療師提供心理治療。治療是一個過程,起效需要時間。無論是藥物還是心理治療,都需要耐心和堅持。症狀的改善通常是漸進的。(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