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這個社區怎樣練就“一專多能”本領

——沙坪壩區系統集成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

2025年09月16日10:40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樓道排污管堵塞引發鄰裡糾紛,16戶居民生活受影響,沙坪壩區中心灣社區先后組織3次協商調解,成功化解糾紛解決問題。8月中旬至今,社區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7件。

在外賣騎手冉博看來,中心灣社區不僅能調解矛盾,還是騎手們的歇腳補給站:“這個片區電梯較少,以前大家都不願跑,現在有了‘騎手驛站’,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社區的關愛。”

中心灣社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沙坪壩區基層立法聯系點的示范聯系單位、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而今又成為我市集成式標志性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之一,在精耕基層民主立法基礎上,匯聚基層民主平台、服務民生載體,完善體系功能,創新融入基層治理,承載居民煙火日常,練就了“一專多能”的本領。

“目前,我們已完成24部國家法律草案、46部地方性法規草案的立法建議征詢,被採納277條。”中心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義清介紹,廣泛開展立法征詢、民意直達立法機關是中心灣的鮮明特色。社區整合專家、社區、群眾三大群體資源,助力立法工作提質增效,用好平台載體,切實提升意見征詢的廣度、精度和深度。

群眾在哪裡,立法建議征詢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裡。區人大代表黃雪莉是社區立法信息採集員中的骨干。去年夏天,她帶隊到光榮坡社區一處防空洞,與居民圍繞重慶停車管理立法展開討論。這也是其牽頭的人大代表工作室“雪莉工作室”的首場活動。

同時,中心灣社區還匯集了更多平台載體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區人大將其職能定位進行整理匯總,即系統集成代表履職、民主征詢、民生需求、法治供給、專業指導、數智賦能6大具體職能,堅持資源整合提升質效,實現“共建促融、一站多用、優勢互補、成果共享”。

為此,社區選聘47名立法咨詢專家,與專業社工一道帶動立法信息員、網格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四級人大代表賦碼編組進站,群眾“掃碼找代表”﹔開發“沙磁民議廳”小程序,實現人大服務“24小時不打烊”﹔創設雲上直播平台與群眾互動,在線解決問題。

圍繞服務群眾高頻急需事項,社區巴渝實踐站整合“職工之家”“社區食堂”“公共法律服務站”“暖新驛站”等服務場景,助力建設“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特鋼能人坊”“三官一師”“巡回法庭”“紅岩調解站”深度賦能“141”基層智治體系。目前已有機融合25個功能平台。

“前進坡唯一不好就是要爬樓梯,現在裝電梯有了眉目,希望能成功。”家住前進坡382號的齊阿姨居住在一棟8層步梯房裡,加裝電梯是居民們的共同心願,但因意見難統一、流程不熟等遲遲沒進展。社區實踐站得知后迅速介入,聯動有關職能部門,組織6場居民議事會,協商費用分攤、電梯選擇、后期維護等事項,最終達成共識。目前該實踐站已推動解決加裝電梯、防空洞改造等民生實事20余件,調解矛盾糾紛40余件。

集成式實踐站悄然改變著中心灣,也是沙坪壩區系統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的縮影。近年來,沙坪壩區人大通過黨建引領破解基層民主場景少、協同難、參與度低難題,推動人大代表、執法力量、民生項目和治理服務下沉基層,探索深化打造基層單元新路徑,讓全過程人民民主轉化為可知可感、可參與可受益的生動實踐。(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