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性精神障礙有哪些症狀?

在臨床治療中,一種被稱為“偏執性精神障礙”的疾病,常被周圍人誤解為是“性格固執”或“特別犟”。這種誤解在疾病初期尤為常見,因為偏執性精神障礙患者往往現實接觸能力往往尚可,日常生活和工作都看似正常。但隨著病情發展,與妄想相伴的強烈情緒(如憤怒、恐懼、嫉妒)和相應的行為表現(如反復控告、跟蹤、傷人、自傷甚至自殺等)會逐漸暴露,最終會引起人們的警覺。
偏執性精神障礙的核心特征:妄想
重慶優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蒙華慶介紹,偏執型精神障礙的核心特征是存在一種或多種持久、系統且牢固的妄想。這些妄想通常圍繞特定主題,內容看似有一定邏輯性,患者對此深信不疑,任何解釋、証據或反証都無法說服其動搖。妄想內容常貼近現實生活,如:
被害妄想:堅信自己被惡意跟蹤、監視、陷害、下毒、名譽被毀等。可能反復上告(訴訟妄想)、寫舉報信、採取防御或反擊行為。
嫉妒妄想:無端堅信配偶或伴侶不忠,不斷盤查、跟蹤、限制對方行動,尋找“証據”,極易引發激烈沖突。
鐘情妄想:堅信某位(通常是地位較高或難以接近的)人深深愛著自己,將對方普通甚至回避的行為解讀為“愛的信號”或“考驗”,可能不斷糾纏對方。
夸大妄想:堅信自己擁有非凡的才能、身份(如發明家、重要人物后代)或使命,但缺乏相應成就支撐。
疑病妄想:堅信自己患有嚴重疾病,反復檢查也難釋懷。
其他表現
情感與行為相符:患者的情緒反應(如憤怒、恐懼、得意)和行為(如訴訟、跟蹤、防御)與其妄想內容高度一致。
現實接觸能力:在妄想主題之外,患者早期可能保持相對正常的思維、工作和生活能力,不易被察覺為精神疾病,常被誤認為“性格特別固執”。
自知力缺乏:患者通常不認為自己有病,堅信其感知(主要是妄想)是真實的。
幻覺相對少見:與精神分裂症不同,偏執型精神障礙較少出現幻覺,即使有,也非主要症狀且多與妄想主題相關(如被害妄想者聽到議論或威脅的聲音)。
智能完好:智力、記憶等認知功能不受損害。(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