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萬馬奔騰”,重慶制造加速邁向重慶智造與重慶創造——
AI+智造 重慶雙核驅動汽車產業新未來

前不久,市經信委公開了今年1—8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數據:生產制造69萬輛,同比增長31.4%。這一亮眼數據,為“十四五”時期重慶制造業的成績單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望“十四五”,重慶汽車產業乃至整個制造業都呈現出“萬馬奔騰”之勢。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從2020年的4.3萬輛躍升至2024年的95.3萬輛,汽車總產量從158萬輛提升至254萬輛,穩居全國前三。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5.1%,工業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曾經的“重慶制造”正加速邁向“重慶智造”與“重慶創造”。
曾帶著老工業基地標簽的重慶,為何能在全球汽車產業風起雲涌的變革時代,在制造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答案,就隱藏在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為總牽引、以“人工智能+”行動為新引擎的宏大棋局中。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無疑是那枚最關鍵、最活躍的“棋子”。
頂層設計引領產業躍遷
2025年初秋的德國慕尼黑,被一股強勁的“重慶旋風”震撼。9月9日,在慕尼黑國際車展上,長安汽車攜旗下多品牌矩陣全面出擊,在歐洲腹地發布並交付新車﹔賽力斯集團則將問界系列首次帶到全球舞台,並發布了針對中東市場的深度本地化車型。
“這不僅僅是兩家中國企業的亮相,還是一個城市產業集群整體實力的‘大秀’,令業界為之驚訝。”一位親歷現場的歐洲行業媒體人評論道。
這份驚訝的背后,有扎實的市場表現作支撐。
今年1—8月,新晉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累計銷量已達18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海外銷量更是突破40萬輛大關,顯現出強大的規模效應。
而賽力斯憑借問界系列,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暴增81.03%,高達29.41億元,而28.93%的綜合毛利率更是冠絕國內上市車企,堪稱“現象級”。
“長安和賽力斯,是觀察中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乃至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絕佳樣本。”一位長期關注中國汽車產業的資深分析師指出,“它們一個代表‘國家隊’的全域進攻,一個代表‘生態圈’的精准打擊,如今都已成功切入新賽道,絕非偶然。”
這背后的強大推力,正是重慶市全力構建的“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重慶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造世界級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提供頂層設計和系統支撐,既鼓勵像長安這樣的“鏈主”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規模化帶動整個產業鏈,也支持像賽力斯這樣通過模式創新,與ICT領軍企業跨界融合,實現品牌向上的新物種。政府的角色,就是營造一片能讓“喬木”和“灌木”都能茁壯成長的產業雨林。
正是在這一體系牽引下,重慶不僅支持龍頭企業與科技巨頭跨界融合,更著力推動零部件企業向新能源轉型。如今,全市已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3大系統、12大總成、56個部件的全覆蓋和集群式發展。這為龍頭企業的規模化、高端化提供了堅實的“地基”。
AI賦能“新變量”
就在長安和賽力斯“雙雄”光芒閃耀之際,一個關鍵的“新變量”有望為重慶的汽車產業注入全新的靈魂。它就是千裡科技。
9月28日,千裡科技將首次向全球發布全新的品牌LOGO、前沿技術以及整體的“AI+”藍圖,這被視為其聚焦“AI+車”核心戰略,開啟全新征程的關鍵裡程碑。
“我們不是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我們的定位是成為全球AI智能產品和智能服務的供應商。”千裡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該公司已推出行業領先的RLM智駕大模型,L2+級方案已實現規模化量產上車,並規劃了明確的L3(2025年底)和L4(2026年下半年)方案路線圖。
“如果說長安和賽力斯為重慶汽車產業構建了強健的‘體魄’,那麼以千裡科技為代表的‘AI+’企業,則正在為其植入一個會思考、能進化的‘大腦’。重慶的汽車產業,真正進入了由‘硬件’和‘軟件’雙輪驅動的全新階段。”一位資深科技媒體人評論說。
千裡科技的前身是力帆科技,這家曾經的摩托車“出口冠軍”,如今正以“AI化”為核心戰略,成為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邁向更高階智能化階段的關鍵力量。
“千裡科技的誕生與壯大,與‘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息息相關。”市經信委上述相關人士表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不僅要壯大現有的主導產業,更要培育未來的“新星”產業。重慶大力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和軟件產業“滿天星”等計劃,正是為了催生更多像千裡科技這樣的企業。
事實上,“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中明確將軟件信息服務列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並將人工智能列為高成長性未來產業。近年來,重慶通過高效盤活閑置樓宇打造軟件產業園、舉辦智能汽車基礎軟件生態大會等一系列舉措,為AI企業提供了成長的“沃土”。千裡科技與國內領先的AI大模型企業階躍星辰形成獨家戰略合作,並與吉利等伙伴組建全球唯一的“智能汽車算力聯盟”,正是在這樣鼓勵開放、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中結出的碩果。
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千裡科技代表了一種開放、賦能的第三方平台模式,為那些既不願深度依賴科技巨頭,又暫不具備龐大自研能力的整車廠提供了新的選擇。這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重慶的產業生態,使其從一個以整車制造為核心的基地,向一個以智能科技為核心的策源地加速轉變。
產業戰略的“重慶樣本”
長安的“國家冠軍”之路,賽力斯的“高端專家”模式,以及千裡科技的“AI大腦”賦能,共同構成了極具示范意義的“重慶樣本”。它們生動詮釋了“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如何系統性地牽引重慶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市經信委主任王志杰看來,這三個案例,分別對應了重慶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三條關鍵路徑。一是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升產業能級﹔二是鼓勵企業跨界融合,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強化科技創新,培育新興動能。三者互為支撐,形成了強大的發展合力。
這“三條路徑”並非停留在紙面,而是已經轉化為一個個鮮活的產業場景。
在長安數智工廠,平均每60秒就能下線一台新車,設備自動化率高達100%。在賽力斯超級智慧工廠,全球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內飾龍頭延鋒、一體化壓鑄專家文燦等,都以“廠中廠”的模式深度入駐,將頂級供應鏈嵌入生產“心臟”。
近年來,重慶大力推進的“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軟件產業“滿天星”計劃,更是為AI企業提供了成長的沃土,累計新增軟信從業人員26.3萬人、軟信企業1.72萬家。正是在這樣的生態中,千裡科技這樣的“新變量”才得以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放眼未來,在“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宏大棋局中,上述三家企業無疑將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集團總產銷量沖擊500萬輛,其中海外銷量達到150萬輛。”長安汽車相關人士表示,作為“鏈主”,長安汽車將繼續發揮規模優勢和全產業鏈整合能力,成為重慶制造業走向全球的“壓艙石”和“旗艦”。
“我們的使命,是在全球舞台上定義智能時代的‘新豪華’。”賽力斯相關人士則強調,作為產業創新的“探路者”,將持續探索與頂級科技生態協作的新模式,不斷拉高“重慶智造”的價值天花板。
而千裡科技,則將成為整個集群的“技術底座”和“創新引擎”。“我們正積極籌劃赴港IPO,以支持公司‘AI化’戰略和全球化布局。”千裡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他們不僅要服務於重慶本地車企,更將作為一個開放平台,向全球輸出重慶的AI智能化解決方案。
“重慶的經驗,對於國內其他地區,特別是同樣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的老工業基地,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一位產業政策研究專家向記者表示,“核心經驗有三點:第一,必須要有明確且長遠的頂層設計﹔第二,要鼓勵多元化發展路徑,允許不同模式的企業共同成長﹔第三,政府的核心工作是‘營造生態’,從基礎設施、人才政策到創新平台,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從“重慶制造”到“重慶智造”,再到“重慶創造”,這條躍升之路,重慶走得愈發堅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座城市將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乃至制造業版圖上,烙下更深刻、更閃亮的印記。(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白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第十九屆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舉行
- 人民網重慶9月26日電 (劉政寧、姚於)9月25日至26日,第十九屆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召開。本屆會議主題為“打造AI應用高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來自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的21家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代表齊聚重慶,啟迪智慧、凝聚共識、深化合作,為新時代背景下推動重慶市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超3億元消費讓利!國慶中秋來重慶“渝悅消費”
- 人民網重慶9月26日電 (記者馮文彥)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即將來臨,記者從重慶市商務委獲悉,假日期間,重慶市商務委聯動市文化旅游委、市體育局等市級有關部門和38個區縣精心打造“暢享雙節·渝悅消費”2025年重慶國慶中秋假日消費活動,將圍繞“潮動山城·時尚煥新”“魅力山水・渝你暢游”“舌尖盛宴·渝味飄香”“活力山城·激情澎湃”“不夜重慶·夜享狂歡”“綠色消費·智享生活”六大主題板塊,推出350余場活動,超3億元消費讓利,全方位滿足市民和游客的假日需求,進一步推動商文旅體展深度融合。 最重慶:渝味飄香 不夜山城 作為全球炙手可熱的旅游目的地,重慶將圍繞美食、夜經濟兩個獨特的消費符號,呈現一場場令人難忘的生活美學體驗,帶給市民和八方游客專屬的山城煙火記憶。…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