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烈士陵園“行走的思政課”激揚青春報國志
“千裡步行赴延安,英雄捐軀太行山。天地正氣昭日月,三江並流在合川……”9月27日,寧靜肅穆的合川革命烈士陵園裡響起一陣慷概激昂的朗誦聲。西南大學檔案館與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在此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緬懷校史英烈·培育紅色基因”第十二個烈士紀念日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周久淞攝
“87年前,一位合川青年懷揣著救國理想,從重慶步行兩個月奔赴延安﹔83年前,他為掩護群眾與日寇拼刺刀,壯烈犧牲,年僅24歲﹔70年后,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他的遺骸得以魂歸故土。”活動中,西南大學檔案館副館長鄭勁鬆講述了西南大學前身川東師范學校的校友——合川籍抗日英雄周極明烈士的革命事跡。

現場師生、黨員干部依次向周極明等烈士墓敬獻花。周久淞攝
鄭勁鬆介紹,周極明曾化名朱杰民,系合川縣思居鄉雙桂堂(今屬合川區釣魚城街道黑岩社區)人。1934年就讀於西南大學前身的川東師范學校,並創辦進步報刊,宣傳抗日。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在晉東南民族革命藝術學校和晉東南魯迅藝術學校(又稱前方魯藝)音樂系任教,編輯出版了刊物《太行歌聲》,創作歌曲《新婦女》《我們要武裝》等。1942年,組織民兵掩護群眾,反擊日軍“掃蕩”,因寡不敵眾而壯烈犧牲,年僅24歲。
3月23日,晉東南魯藝分校為周極明等犧牲的3位藝術家烈士召開追悼會。朱德親題挽聯:“從軍殺敵,以筆當槍,正義宣傳,參與政治戰﹔為國犧牲,血花齊洒,英雄楷模,是為藝術光。”。
“經過3年多的不懈探尋,我們終於完整梳理出他的事跡,尤其是在重慶市檔案館查找到他的學籍檔案,這也是首次公開展示他的學籍資料。”鄭勁鬆在現場表示,這份學籍檔案不僅是西南大學校史的重要見証,更是留給后人的一座精神豐碑。
“今后,我要以他為榜樣,努力學習,不負青春、不負時代。”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高2028屆8班學生吳亦桓在發言中說。
“今天我們在烈士長眠之地,聆聽了這段英雄故事,上了一堂生動的‘行走的思政課’。”西南大學銀翔實驗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為大家搭建了緬懷英烈、傳承精神的平台,希望同學們能將革命先烈“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學習中增長本領,在奮斗中成就未來。(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