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感染性疾病 專家提醒積極預防接種

人民網重慶10月2日電 (陳琦)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3.3億人,高血壓患者2.45億,冠心病、卒中患者均超過1000萬。心血管疾病不僅是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也為帶狀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埋下隱患。
“臨床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帶狀疱疹的風險更高。”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張冬穎介紹,慢性疾病患者常處於長期炎症狀態,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帶狀疱疹俗稱“蛇纏腰、生蛇”,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超過90%的成年人體內潛伏該病毒,一生中約三分之一的人會發病,中國每年病例數可能超過600萬。
“帶狀疱疹不僅讓患者皮膚受損、疼痛難忍,還可能間接誘發心血管事件。”張冬穎解釋,劇烈疼痛會導致活動量減少、寢食難安、飲水量的減少會間接升高血液黏稠度,同時疼痛刺激也可引起血管痙攣,增加血壓波動和斑塊破裂的風險。
研究顯示,50歲以上人群是帶狀疱疹的高發人群,且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慢病患者的發病風險顯著高於普通人群,而帶狀疱疹患者短期內發生心梗、腦出血、中風的風險也更高。
“帶狀疱疹可能多次發作,建議5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合並心血管疾病或免疫力較低者,提前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降低初次及再次發作的風險。”張冬穎提醒。
在渝中區大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幾年心血管患者接診量明顯增加,其中不少同時合並流感、肺炎、帶狀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為幫助患者降低並發風險,中心積極推進“醫防融合”舉措。
“我們在接診和隨訪時,會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時接種流感、肺炎、帶狀疱疹等疫苗,降低感染對心血管系統的疊加打擊。”渝中區大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舒群介紹。
據悉,該中心通過多項服務優化,提升居民接種便利性:分時段預約和周末接種,方便居民靈活安排時間﹔線上預約“一站式”流程,實現登記、接種、留觀全流程服務﹔延時門診與周末加診,滿足居民在家門口的接種需求﹔開通帶狀疱疹疫苗接種綠色通道,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便捷服務。
此外,中心還組織健康科普志願者深入社區,為中老年居民講解慢病與傳染病防控知識,強調慢病患者並非疫苗接種禁忌,只要處於疾病穩定期,依然可以通過接種來降低感染風險。
舒群提醒,慢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人群,50歲以上人群應主動咨詢專業醫生,科學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充分了解保護效果、時長及注意事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