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快建設教育強市 12項核心指標全面完成
10月20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效。
“‘十四五’規劃確立的12項核心指標全面高質量完成。”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介紹,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9177所、在校生639.8萬人,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3.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8.4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4.25%,三項指標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打造“紅岩思政”育人品牌
“十四五”以來,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全面加強,重慶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單位數量居西部第一,中小學黨建“五雙工程”扎實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培養體系不斷完善。校園足球改革入選全國首批試點省市,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覆蓋率100%,勞動教育成效全國領先。
全市教育系統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以“紅岩思政”品牌為牽引,守正創新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通過實施思政課質量提升、數字思政等十大行動,把“大道理”轉化為學生聽得懂的“身邊事”。目前,全市已建成18個全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50個市級基地,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
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政策惠及20余萬兒童
“十四五”以來,我市推動一批民生關切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努力讓每個家庭能感受到教育發展的溫度。
一是著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我市圍繞打造“15分鐘高品質學前教育服務圈”目標,實施學前教育優質普惠行動,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截至目前,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和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較“十三五”末期均提高近7個百分點。特別是自今年起,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政策,惠及全市20余萬名適齡兒童。
二是著力解決“入學難”“入好學難”。我市加大硬件投入,在中心城區新改、擴建學校54所,新增優質學位27.8萬個,有效緩解了人口密集區域的學位緊張問題。創新辦學模式,大力推進“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教共體”711個,覆蓋率達85%,偏遠地區、薄弱學校的辦學質量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深入開展“公參民”治理,39所優質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提供公辦學位11萬個,學生家庭每年減少教育支出22億元。我市還研發“教育入學一件事”網上招生報名平台,為110萬個家庭提供入學服務,實現招生信息查詢、報名、審核等全流程線上辦理。
三是著力解決“上普通高中難”。一方面實施普通高中優質特色擴容行動,“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普通高中學校26所,新增學位6萬余個,持續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總量﹔另一方面拓寬升學路徑,在48所中職學校開展綜合高中試點,為學生提供“普職融通”的成長通道,讓不同特質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累計輸送人才185萬人
“十四五”期間,重慶高校已成為企業人才供給的“主力軍”,累計向社會輸送人才185萬人。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兩所高校的5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進入ESI世界學科排名前1%的學科達83個,重慶大學工程學成為西部地區高校首個進入前萬分之一的學科。新增兩所職業本科院校,1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同時,高校已成為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力軍”。高校年均承擔科研項目約2.5萬項,國家自科和社科基金立項達1100余項,國家級科研平台增至43個,專利轉讓與許可數量從450余項大幅提升至2200余項。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85%以上布局在高校,高校牽頭獲得的市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佔全市70%以上。
重慶還大力實施“教育強市區縣行”活動,累計服務企業3300余家。“留學重慶”成為首批全球推廣品牌,持續推動優質職教資源、認証標准、技能人才全面“走出去”,“職教出海”項目覆蓋50余個國家和地區。
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匹配度達88%
“十四五”期間,我市大力推動職教改革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技術迭代更新同頻共振,讓職業教育成為學生“就業有底氣、升學有希望”的選擇。
一方面,突出產教融合,產教供需對接更緊密。目前,全市已累計認定各層級市域產教聯合體36個、備案跨區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52個,建設市級職教集團、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校企合作雙基地等362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匹配度達88%。
另一方面,突出貫通培養,成長成才渠道更通暢。構建“中職、高職、本科”縱向貫通體系,全市中職學校有125所、高職專科46所、職業本科3所,在校生104.5萬人,設置專業點近3300個,基本覆蓋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
五年來,全市職業院校年均輸送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超30萬人,年均開展社會培訓245萬人次。(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志峰 李周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防空洞在渝開放
- 人民網重慶10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重慶大學防空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該校A校區舉行。這座深藏於校園內的防空洞群,始建於1937年,歷經“三線建設”時期及20世紀80年代的多次修繕,總面積達1.4萬余平方米,是目前全國高校中修建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的防空洞。…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