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業旅游這樣破解“冰火兩重天”
“找到了,水廠就在前面!”10月的一個周末,一群游客來到位於渝中區的重慶市自來水公司打槍壩水廠“打卡”。這座歷經近百年滄桑,至今仍在使用的水廠,是重慶市級工業遺產項目,近年成為網紅“打卡點”。
重慶另一處國家級工業遺產,涪陵816核工廠更是工業旅游頂流。據攜程網公布,今年國慶假期,816核工廠位列全國工業旅游目的地前五位。
重慶有一批滿載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的工業遺產,是發展工業旅游的理想地。然而,重慶仍有一批工業遺產及工業旅游景點叫好不叫座。
在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背景下,如何重塑工業遺產,讓它們成為文化藝術、休閑消費的空間載體,既為城市留下一抹“工業鄉愁”,又帶動工業旅游促進消費市場增收?記者進行了調查。
同為廠房原址復建,客流量相差甚遠
熱鬧繁華的江北觀音橋,曾經的紡織品倉庫成為大隱於市的北倉文創街區,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10月12日,適逢周末,北倉文創街區游人如織,三五成群的游客或漫步各具特色的設計小店,或駐足流連涂鴉牆前,街區上的各類品牌快閃、主題集市遍布,煙火氣十足。
北倉文創街區不僅是重慶城市更新典范,也是工業旅游上檔升級的縮影。這個在紡織倉庫原址復建的“文創寶地”,通過文化賦能實現煥新升級。其項目一期由企業牽頭建設,通過保留建筑歷史風貌,吸引80多家商戶入駐,年消費額上億元﹔二期項目“北倉裡”已集聚150家特色店鋪,每年有300余場文化消費活動接連舉辦,吸引客流500多萬人次。
相比之下,同樣是在搬遷廠房原址進行復建,位於渝北嘉陵江畔的一處市級工業遺產項目,人氣則差了許多——記者在今年國慶期間和10月15日工作日,兩次前往該地看到,這裡的游客都寥寥無幾。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地位置偏僻,且偏重於作為各類藝術展覽的承辦地,受眾群體比較小,對普通游客缺乏吸引力。
工業旅游“溫吞”狀態亟待破局
同樣是通過工業遺址項目發展的工業旅游,為何客流差距明顯?
市經濟信息委生產性服務處處長余波表示,工業旅游包括“工業廠房旅游”和“工業遺產旅游”。其中,工業旅游的發展方式可概括為工業博物館、開放式休憩空間、商業綜合體、創意產業園、旅游度假區、特色小鎮等多類形態。
“而目前市內大部分工業旅游仍停留在‘進廠參觀’和‘購物游’,游覽方式單一,體驗感缺乏,很難引起游客的消費欲望。”余波說,事實上除了少數網紅景點,目前市內多數工業旅游處於“溫吞水”狀態,即“冷的很冷,熱的不夠熱”。
其中,多數企業無法通過開展工業旅游獲得經濟收益,還得負擔接待、交通及講解等成本,費時費力﹔部分企業把工業旅游視為“工業+旅游”,以為引導游客參觀工業生產流水線就夠了,忽略了旅游活動必需的可玩性。
“‘溫吞水’的工業旅游局面亟待破局!”余波表示,如不進行改變,不僅會造成重慶工業旅游同質化愈發嚴重,也會降低消費市場對重慶工業旅游產品的興趣,損耗市場需求。而低迷的消費需求,又會進一步降低企業開展工業旅游創新的意願。
重慶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主任陳濤建言,工業遺產開發項目是工業旅游的重要組成。雖然目前我市已評選出4批共25個市級工業遺產項目,但存在著工業遺產與城市協同發展不協調、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管理有欠缺、工業遺產開發再利用方式單一等痛點,不能為拓展工業旅游提供吸引力支撐。
講好工業旅游背后的故事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出,發展工業旅游要活化利用工業遺產,在保持原有外觀風貌、典型構件基礎上,通過加建、改建和添加設施等方式,適應文旅消費市場需要。
“我市那些‘不溫不火’的工業遺產及工業旅游項目,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適應消費市場需要。”重慶市工業文化協會副會長黃聰認為,這些症結包括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沒有做好策劃、找到主題,導致游客在游覽時缺乏沉浸式體驗和娛樂互動,以及市場服務及營銷不到位等。
他建議,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確定游覽主題,可通過數字技術還原工業遺產原貌,運用音像、文字圖片等講好工業遺產背后的故事。同時,故事的呈現方式要讓游客有獲得感和參與度,為旅游打上“工業文明”烙印,豐富游客體驗。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比較看好重慶工業遺產項目開發和工業旅游發展前景。她表示,對工業遺產的開發利用要建立在保護前提下,要緊隨文旅市場消費趨勢,在策劃創意和配套建設時充分考慮將工業遺產與周邊文旅項目串珠成鏈,形成一條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線路,特別是對於那些凝結民族工業印記的工業遺產,還需進一步挖掘它們的文化底蘊。(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民藝中國與當代鄉建”案例展在渝開幕
- 人民網重慶10月23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3日,“民藝中國與當代鄉建——鄉村手工藝振興案例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四川美術學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聯合主辦,共展出315件手工藝作品,展現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