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重慶21所高校137支隊伍同台競技“區塊鏈”

2025年10月25日18:15 |
小字號

10月25日,第四屆重慶市大學生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大賽決賽在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巴南校區舉行。本次大賽由重慶市教委、重慶市委網信辦聯合主辦,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新E代數智未來產業學院、新E代數字智能技術產業學院共同承辦,來自全市21所高校的137支隊伍、350余名師生齊聚城科,以技術為橋,以創新為媒,共譜數字經濟時代下高校育人與產業融合的新篇章。

比賽現場。晏紅霞攝

比賽現場。晏紅霞攝

賽制創新 雙軌並進考察綜合素養

據悉,本屆大賽在賽制設計上緊密對接產業需求與人才標准,分為本科組與職業教育組兩個賽道,各賽道下設“區塊鏈技術組”與“區塊鏈應用組(金融科技)”兩個賽項,實行成績單獨排名。

其中,技術組以區塊鏈產業為背景,設置“區塊鏈基礎知識”“技術代碼實現”“智能合約實戰”三個競賽環節,重點考察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應用組則聚焦金融科技應用場景,設置“金融科技基礎知識”“金融科技應用技能”“金融科技綜合實戰”三大模塊,通過案例分析培養選手的綜合素養與實踐能力。

為確保大賽的權威性與公信力,組委會特聘重慶工程學院計算機與物聯網學院院長李發陵擔任大賽裁判長,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強擔任仲裁長,並由來自市內多所高校的9位專家共同組成裁判團隊。比賽採用系統自動評分與專家復核相結合的評定機制,確保過程嚴謹、結果公正。

多方聚力 共建高水平競賽交流平台

開幕式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副校長余林介紹,今年正值學校建校二十周年,學校已構建起“以工科為主、數智賦能、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在科研創新、課程建設與國際化辦學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學校將以本屆大賽為契機,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與協同育人機制,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重慶數字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城科智慧”。

開幕式現場。晏紅霞攝

開幕式現場。晏紅霞攝

重慶市教委高等教育處干部李世輝強調,區塊鏈技術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市教委堅決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部署,持續優化高校專業結構,推動教育教學內容與產業前沿需求緊密銜接。本屆大賽是落實“以賽促學、以賽促創、以賽促產”理念的重要實踐,旨在搭建高水平競賽交流平台,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潛能與科研熱情。

巴南區經濟信息委黨委委員、區新興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李宏茂表示,巴南區正將數字經濟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多個產業領域的融合創新,並充分肯定了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校地協同、產教融合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

育見未來 大力培育復合型區塊鏈人才

賽場內,選手們神情專注,或在代碼間運指如飛,或在案例中凝神推演。來自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的選手楊思童分享了他的參賽感受:“這次比賽就像一次全方位的‘壓力測試’和‘能力體檢’。我們不僅要把課本上的理論轉化為可運行、可測試的代碼,還要綜合考慮金融場景中的業務邏輯與安全規范,這對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是極大的鍛煉。”

比賽現場。晏紅霞攝

比賽現場。晏紅霞攝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該項賽事連續四屆的承辦方,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正積極探索區塊鏈行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新路徑。余林介紹:“目前最直接對口的是區塊鏈工程本科專業,同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都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的重要支撐。”

該校聯合奇安信、科大訊飛、知鏈等頭部企業,圍繞數字農業領域深化產教融合,成功獲批重慶市第二批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項目。該產業學院聚焦“信息技術+農業”方向,重點布局區塊鏈技術、信息安全技術與農業的融合,打造一批基於真實產業的案例與實踐項目。(晏紅霞)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