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在大足實景拍攝 微短劇《奈何奈何不逢君》熱播出圈

劇照。受訪者供圖
由重慶市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協會、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聯合指導,重慶恆熠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大足石刻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微短劇《奈何奈何不逢君》,正在抖音及海外Netshort、YouTube等平台熱播中,即將上線紅果平台。該劇上線5天以來熱度持續走高,抖音話題播放量突破1億,劇中大足石刻核心場景成為觀眾熱議游客打卡的情感符號點,帶動大足石刻從文化地標躍升為“情感打卡地”。
該劇於2025年8月7日在大足開機,全程在大足實景拍攝,以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為核心文化背景,由新生代微短劇演員劉潤銘、駱詩琪領銜主演,講述現代石刻修復師陳硯知與穿越而來的宋代石刻匠人文昭明之間,因一場跨越時空的誤會重逢,從恨意到深情,從復仇到救贖,演繹出一段跨越八百年的愛恨糾葛與宿命輪回。劇情將石刻修復、非遺技藝與極致情感深度融合,讓“守護”與“傳承”兩個主題,在跨越八百年的愛恨中變得可感可知,讓文化遺產在當代真正活了起來。
《奈何奈何不逢君》是一次“微短劇+非遺+文旅”的深度融合呈現。劇中巧妙融入了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洞窟景、六道輪回窟景、聖壽寺、昌州古城等標志性場景,以及郵亭鯽魚、丁家坡洋芋等地方特色美食,將厚重的石窟轉化為情感的容器,實現了“觀劇即種草,劇情即導游”的文旅引流效果。
據悉,恆熠影視是重慶市“微短劇+非遺”的揭榜挂帥單位,該劇也是重慶市“微短劇+非遺”創作計劃的重點標杆項目。創作團隊歷時半年之余,多次深入大足採風,從石刻修復技藝中汲取靈感,賦予劇情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情感張力。該劇通過現代影視語言,微短劇呈現方式將石刻雕刻技藝、修復工藝、文化內涵生動呈現,推動非遺從“小眾技藝”走向“大眾視野”,劇中“以血補石”的設定,隱喻了文物修復者以心血守護文化遺產的匠人精神,引發觀眾對非遺傳承的廣泛共鳴。(李晨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郵電大學發布多項重大數智創新成果
- 人民網重慶10月24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10月24日,重慶郵電大學舉行2025年“數智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專家論壇暨第四屆董事會成立大會。活動以“數智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多方智慧,期間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與高能級合作平台集中發布。…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