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3000人的頂級學術盛會帶來新機遇
重慶干細胞產業迎風起勢

十月二十二日,金鳳實驗室,金鳳干細胞中心科研人員正在做實驗。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近日,中國干細胞第十五屆年會在渝舉行,吸引近3000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展開交流、探討合作。
10年前,由干細胞生物學分會首次獨立辦會的第五屆年會來渝召開。10年后,該年會再度來渝,恰逢干細胞臨床研究與轉化應用迎來風口。
借此發展機遇,重慶干細胞產業能否迎風起勢?
一條爭相競逐的新賽道
干細胞與人類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它擁有兩項特殊能力:一是復制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更多相同的干細胞﹔二是多向分化能力,“變身”成不同類型的細胞。
“干細胞技術作為生物醫藥領域的重要前沿技術,其研究與應用不僅承擔著推動醫學進步的使命,也關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生命質量的重要事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干細胞第十五屆年會大會主席卞修武說。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27種干細胞產品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用於臨床治療。2024年,全球干細胞市場規模達到167.3億美元,未來幾年有望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中國干細胞產業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
去年9月,商務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聯合發布《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在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的自貿區以及海南自貿港,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從事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今年1月,國內首款干細胞藥物“艾米邁托賽注射液”上市,並於6月開出首張處方。前不久,國務院發布重磅新規——《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管理條例》,進一步規范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
一條新興產業的突圍路
縱觀全國,重慶干細胞基礎研究實力較為雄厚。
以近年來的發展為例,科技部啟動實施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與器官修復”重點專項,由卞修武擔任專家組組長。同時,他帶領的“腫瘤干細胞與腫瘤微環境相互作用”研究團隊,獲批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開拓了腫瘤免疫微環境研究新領域。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眼科主任劉勇教授牽頭申報的“干細胞及其衍生物治療致盲性視網膜疾病的關鍵技術研發及轉化研究”,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重點專項。
目前,重慶已布局金鳳實驗室、國家健康戰略資源中心等細胞產業高能級創新平台,形成多層次科研矩陣,開展相關基礎研究。
當前,重慶正快馬加鞭制定相關政策,發布《關於全鏈條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將干細胞治療納入重點賽道。但面對這一“強敵”林立的新賽道,重慶如何形成特色優勢?
干細胞質量控制與評估或能成為一條產業突圍之路,助力重慶干細胞產業打出“王炸”。
“藥物質量評價的關鍵環節是病理評價,這恰好是金鳳實驗室的優勢。”徐輝表示,近日金鳳干細胞中心建成投用,設有基礎研究平台、細胞資源庫、細胞制備平台、質量控制與評估中心4大平台,這也是目前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干細胞研究及應用轉化平台。
一場特意安排的閉門會
伴隨本屆年會的召開,第二屆金鳳干細胞論壇暨干細胞轉化研究與產業發展大會在同一地點同期舉行,以“質量標准先行”為重點,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探討產業發展機遇。
會上,作為國內首個干細胞治療控制與評估中心,金鳳干細胞質量控制與評估中心正式揭牌。由金鳳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等10余家單位共同發起的干細胞質量標准與應用創新綜合體同步成立。
為進一步推動重慶干細胞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大會還特意安排了一場閉門會議,邀請前來參會的36家干細胞相關企業與市經濟信息委、市藥監局等我市相關部門以及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展開洽談,促成合作。
就在上個月,還有一個利好消息傳來: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西南分中心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挂牌運行。對於重慶及整個西南地區而言,這將拉近“研發與監管”的距離,對研發創新、產品上市和產業集聚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徐輝透露,以此為契機,金鳳實驗室正在主動對接相關檢驗檢測研究機構,共同打造干細胞質量評價權威平台,開展質量標准制定、檢測技術開發與權威評價服務。(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亦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