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江津幾江街道探索基層治理“家門口”解法

2025年10月28日15:02 |
小字號

近年來,江津區幾江街道以武城社區為試點,依托“紅領津”黨群服務站構建“微樞紐”治理體系,探索出“服務在身邊、矛盾不出區、共治聚合力”的基層治理新路徑。目前,試點小區矛盾糾紛化解率從68%提升至95%,居民滿意度達98%,實現“治理觸角沉下去、民生溫度升上來”。

針對部分小區居民辦事“往返跑”問題,幾江街道在武城社區4個小區盤活閑置物業用房,打造“紅領津”微樞紐,集成黨員活動、政策宣傳等功能。生活林小區30平方米閑置物業用房改造后,劃分6個功能區,張貼服務清單與代辦流程,實現“居民抬腳就能到、有事隨時找”。

“以前跑社區居委會要1公裡,現在下樓就能咨詢社保、商量小區改造。”居民陳阿姨的體驗,成為服務陣地“零距離”的生動注腳。

建立“駐點+走訪”服務機制,每個微樞紐配備1名社區工作者與1名網格黨員,實行“包干制”管理,每周至少3次上門走訪建立“居民需求台賬”。武城社區工作人員發現居民李女士因不熟悉線上操作未辦准生証,當天協助完成初審並次日送証上門﹔鵬程花園網格黨員走訪時發現8戶獨居老人“吃飯難”,聯動推出“送菜上門”服務。

截至目前,累計上門服務1600余次,解決子女入學、社保辦理等民生問題420余件,“精准服務”成為治理常態。

依托微樞紐建立“矛盾前哨”,下沉人員對鄰裡糾紛、物業爭議等問題“早發現、早介入”,並聯動社區黨委、業委會、民警、法律顧問組建“多元調解隊”,簡單糾紛當天化解,復雜問題3∼5天內出方案。生活林小區加裝電梯爭議中,駐點人員1天內組織協商會,2次調解即達成共識。

數據顯示,4個試點小區已化解矛盾糾紛278件,90%在小區內部解決,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

以“黨建引領”串聯多方力量,推動在職黨員、志願者、社會組織融入微樞紐治理。明月香山小區11名在職黨員定期開展社保政策宣講,志願者隊伍每周組織“小區清潔日”,社會公益組織開設假期托管班解決“看護難”。

目前,8家單位、500余名在職黨員、100余名志願者加入共建,開展活動148場,解決加裝路燈、修復路面等公共事務問題72件,形成“社區主導、多方參與、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廖勤)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