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主題展 ——
在這裡遇見未來房子智慧之城

10月27日,重慶國際博覽中心,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展廳,嘉賓在工地模型前了解智慧建造裝備。

山城巷傳統風貌區相關沙盤。本組圖片由記者謝智強攝/視覺重慶
10月27日至29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在重慶舉行,同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S2館舉辦的主題展覽,設置了全國展區、重慶展區、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專題展區,系統展現了我國城市治理成就與科技賦能的生動實踐。
來自未來的房子
萬物互聯智能無處不在
10月27日下午,記者在S2館全國展區了解到,820平方米的空間以“人民城市 智繪未來”理念為核心,集中展現十年來中國在城市發展領域的實踐與成就。
其中,“科技引領 城市新篇”作為重點板塊,呈現六大城市治理典范,包括龍湖龍智造和浙江省建科院的“好房子”智慧案例,以及聚象科技AI大管家、高樓消防系統等科技應用。
在“好房子”智慧案例展位,工作人員暢想了萬物互聯下的未來居所:從門廳客廳到臥室陽台廚房衛浴,每一處空間都實現了智能化。其實,從進入小區就已經踏入了“智能世界”——智能停車、智能梯控、智慧樓宇等服務,便捷貫穿全程。
山區公路地形變化大,道路邊坡高,沿線設施繁多,人工巡查難以全覆蓋,如何精准識別風險?現場一款“雲眼路巡”提供了破題方案。通過激光雷達、三維成像、AI圖像識別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可對路基邊坡、防護結構、排水設施、標志標線、護欄損毀等開展快速、便捷、智能的日常巡查和智能判識。目前,相關成果已在重慶、雲南等地推廣應用。
城市治理實踐與成就
重慶展區成果亮點多
重慶展區面積約1000平方米,以“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為主線,系統呈現重慶在城市治理現代化方面的實踐與成就。
九龍坡區民主村,是中心城區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模式的典型。在展區序廳,沉浸式影像牆生動展現了社區的治理啟示,讓大家直觀感受民生溫度。在山城巷藝術沙盤前,仿真的微縮場景體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
水下救援機器人、中型復合翼無人機、應急衛星預警叫應設施等應急救援裝備也紛紛亮相。其中,中型復合翼無人機空中抗風能力7級,在斷路斷網斷電的情況下,可滿足兩公裡半徑信號覆蓋,可用於人員搜救和災害現場快速建模等場景。
此外,智慧供水、智慧環衛、智慧焚燒等領域的落地應用,也為超大城市智慧運行和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堅實支撐。
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
將成為作業一線新力量
在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專題展區,科技碩果頻現,尤其是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將成為作業一線的新力量。
現場展示的智能避障幕牆清洗機器人正在進行演示作業,它揮動“翅膀”穩步爬升,所到之處,玻璃幕牆潔淨如新。
“牽引的繩子有多長,它就能爬多高。”工作人員介紹,面對傳統“蜘蛛人”清洗幕牆存在的作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等問題,幕牆清洗機器人集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自主作業等功能於一體,既解決了風險高等問題,效率還提高了兩倍以上。
在中建三局展位,工作人員通過操作智能塔機系統,展示如何遠程控制塔吊。一旁的模型區,物料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運輸。“我們已經有項目啟動了上述智能設施設備,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水平。”工作人員介紹。
新能源汽車也有“充電寶”了。在中建科工展位,一款無人充電產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該款產品將傳統“車找樁”模式轉變為“樁找車”,解決了車主充電不便的難題。(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朱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