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助推反詐工作
11月4日,重慶市萬州區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活動舉行。活動上獲悉,近年來,萬州公安探索實踐“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建成偵查中心,完善協同機制、統籌專項打擊。針對新型詐騙手法,加強模型建設應用,挖掘類案線索,實現專案專辦。
“電信網絡詐騙手段花樣百出,必須要未雨綢繆。所以我們不斷深化科技賦能,優化預警防控。引進主流技術,創新多種新型預警模型,實現中低危對象自動預警、高危對象精准定位,准確率達到99%以上。”萬州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左軍說,“全區累計接收處置反詐預警指令31萬余人次,發送預警短信10萬余條,其中資金預警556條,預警成功率100%。”
“我們緊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每周召開案例研判會,深度進行案例復盤,系統梳理高發類案。在宣傳中,緊跟研判結果,做到‘每周一類重點、每周一輪宣傳’。”左軍介紹,我們通過情景再現、受害人訪談等形式,精心制作反詐微視頻、宣傳片,及時發布案例預警,直觀揭露騙子的話術與套路,指明關鍵點,給出應對法。
同時,強化警銀聯動。率先在重慶市建立警銀聯動預警協作處置機制,針對大額取現異常,採取“銀行前端攔截+公安跟進處置”,成功勸阻取現被騙群眾136人。深化“警信”合作。一鍵直連三大電信運營商,與多家互聯網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聚焦“技術防控、內容治理、用戶保護”三大核心,協同開展全鏈路“清源”,2000余名騎手成為宣防生力軍。
“反詐的根本還是要提升群眾的意識。”左軍介紹,我們努力拓展宣防廣度。科學布建“線上+線下”融合式反詐宣傳矩陣,在人流密集場所張貼反詐海報、懸挂反詐橫幅,創新流動社區警校進樓院、情景劇進校園、反詐知識進非遺表演等宣傳形式,讓群眾願意學、善於用、主動防。
同時,提升宣防精度。綜合研判全區實有人口數據,利用AI智能語音呼叫系統和短信群發系統精准宣傳易受騙人群,深度研判預警數據,對近期有大額取現、頻繁瀏覽涉詐APP的潛在受害人開展見面勸阻。針對老年人、學生、財務、股民等易受騙群體,深入分析其心理特征、生活環境和高發騙局,量體裁衣、精准宣防。
據了解,今年以來,萬州公安機關進職業院校宣傳30余次,覆蓋10萬余名師生,進企事業單位宣傳20余次。(黃亞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