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城口東安鎮:基層智治平台賦能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2025年11月06日18:29 |
小字號

在數字治理的浪潮下,城口縣東安鎮和美鄉村建設正因基層智治平台深度運行而煥發生機。今年以來,東安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硬件升級、服務提質、智慧賦能”為抓手,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仁河社區垃圾桶破損嚴重,需要更換垃圾桶。”“鮮花村戶廁滲漏需要改造”村民通過“基層智治”微信小程序即可快速上報人居環境治理需求,后台實時調度、高效派單、及時解決。

“社區的網格員來教了我幾次怎麼用小程序上報需求,我自己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反映了一處垃圾亭標牌破損的情況,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人來修好了。”仁河社區居民陳先生說。

這些來自最基層的“第一手信息”通過“141”基層智治平台匯聚到鎮村治理中心,群眾最迫切、最關心的“關鍵小事”,從此告別了“口耳相傳”的局限,成為可追蹤、可督辦的具體事項。

面對基層智治平台上匯集的多條同類需求,東安鎮並未孤立看待。通過平台的“事件統計分析”功能,指揮中心人員發現多個村上報人居環境治理需求。於是一次由分管領導牽頭,相關科室、村社負責人共同參與的人居環境整治專題研判會迅速召開。分管領導依據平台生成的“高頻事項TOP10”和“復盤改進”數據,結合村社實地查看研判,形成了數據詳實的需求分析報告,並積極向農業農村、住建、生態環境等縣級部門爭取,為項目落地贏得了寶貴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指揮中心通過基層智治平台將任務下發到崗位,相關崗位人員根據平台派發的核查清單,帶著問題直奔現場:為各村(社區)修建垃圾分類亭,精准配發分類垃圾桶﹔組織隊伍上門勘測、科學設計、精准指導,根據農戶家庭實際情況選擇適配的改廁模式……

環境整治離不開群眾的主動參與。在看到網格N力量上報的“希望村內環境自己事自己辦”的訴求事件后,東安鎮積極發動群眾力量,組建多支環境衛生志願者隊伍,志願者帶頭清理村內主干道、溝渠、房前屋后的垃圾雜物,同時向村民宣傳環保知識、引導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在志願者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加入環境整治隊伍,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形成了“干部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氛圍,共同守護家鄉的干淨與整潔。

如今,嶄新的分類垃圾亭在全鎮落成,干淨衛生的戶廁走進了千家萬戶……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源自那條最初的“需求上報”。通過“141”基層智治平台,群眾的“心聲”轉化為了治理的“哨聲”,基層的“需求清單”變成了政府的“服務清單”。(李林、袁一芳)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