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區探索老黨員工作室共建共治新路徑
“這裡既是我們的新家園,更是服務群眾的大舞台。” 百歲老黨員陳鶯蕎的感慨,道出了涪陵區老黨員工作室的價值所在。近年來,涪陵區創新打造 38 個老黨員工作室,撬動 2000 余名離退休干部投身基層治理,以 “奉獻 — 積累 — 回報” 良性循環,書寫了老齡化社會治理的 “涪陵答卷”。
破解老干部作用發揮 “渠道窄”、基層治理 “資源散” 的難題,涪陵區以三張 “清單” 精准破局。通過 “戶戶進” 走訪摸透社區治理痛點,建立需求清單﹔整合教育、醫療、法律等十大領域專業力量組建老專家智庫,形成資源清單﹔開發 “幸涪儲蓄” 數字化平台,將服務時長量化為標准服務清單。在此基礎上,當地升級李渡、敦仁等街道工作室軟硬件設施,配齊學習資料、應急藥品等物資,並借力重慶市 “黨建﹒紅岩青鬆” 志願服務貫通試點,搭建 “群眾點單 — 工作室接單 — 黨組織審核” 全流程管理體系,讓銀輝陣地更具服務效能。
機制重塑讓 “銀發力量” 持續迸發。涪陵區構建區委統籌、部門協同、多方聯動的三級保障機制,打造 “工作室 + 中心站 + 聯絡點” 服務矩陣,輻射 74 個區鎮街企業單位、108 個離退休黨支部,消除組織覆蓋盲點。敦仁街道高筍塘社區等 4 個工作室創新推行 “時間銀行” 制度,進一步激發志願熱情。
老干部們聚焦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一線,累計服務 2280 小時,開展革命傳統宣講 540 場次,組織考察調研、技術指導 240 場次,成功解決垃圾清運、果樹栽培等民生難題 87 個,惠及群眾萬余人。
從 “單向服務” 到 “雙向奔赴”,治理效能持續升級。以 “銀耀涪州 幸涪有你” 品牌為引領,全區組建 95 支銀輝人才小分隊、128 支志願服務小組,開展產業指導、便民服務等活動 800 余場,認領服務項目 500 余個。周曉明、盧宗昌、陳鶯蕎等先進典型脫穎而出,形成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 的生動格局。
“服務時長換積分,積分能兌實在利。” 高筍塘社區老黨員張宗發用 280 分 “幸涪券” 兌換 5 小時免費家政服務的案例,成為 “回報機制” 的生動注腳。志願者服務時長可兌換生活物資或養老服務,這一設計不僅提升了老干部參與積極性,更帶動社會老人、青年志願者共同參與,形成多元共治合力。
如今,涪陵老黨員工作室已成為基層治理的 “主力軍”。數據顯示,全區通過該模式累計解決民生訴求千余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這支 “銀輝隊伍” 用實際行動証明,離退休干部不僅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更是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袁曉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