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動態

驅動建造業數字化升級 第八屆“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收官

2025年11月23日16:26 |
小字號

11月22日,第八屆“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頒獎典禮在重慶城市科技學院(永川校區)舉行。本屆大賽以“數字賦能建造、創新傳承匠心”為主題,自啟動以來共吸引全國千余家單位參與,涵蓋國企、央企、地方龍頭企業和高等院校,為行業搭建起“政產學研賽”五維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

頒獎典禮現場。校方供圖

頒獎典禮現場。校方供圖

經過形式審查、初評、復審及答辯等多輪嚴苛遴選,最終從近千份參賽作品中評選出金獎79項、銀獎156項、銅獎214項,並揭曉備受矚目的“卓越工程獎”2項,集中展示了我國建筑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最新成果。

作為我國建筑信息模型(BIM)領域權威的年度賽事,“優路杯”始終堅持以高標准推動行業技術融合與人才培育。本屆大賽參賽規模再創新高,覆蓋領域進一步拓展至醫療基建、水務環保、零碳建筑、航運工程、科技地產、海上光伏等多個前沿方向,體現出BIM技術在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維全流程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能力。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卓越工程獎”候選項目展演中,六項入圍作品依次進行現場答辯,呈現了一場智慧建造與數字化實踐的高水平交鋒。這些項目不僅在模型精度、技術集成與原創性方面表現突出,更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推動行業升級中展現出顯著創新價值。

最終,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及其華北分公司申報的《智繪醫心·筑建未來—BIM技術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擴建工程中的施工+運維數智融合實踐》,以及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申報的《BIM綜合應用賦能國內首個GW級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高質量建造》兩項作品,憑借其在復雜場景中的技術整合能力與全生命周期應用深度,榮獲本屆“卓越工程獎”。

“卓越工程獎”頒獎現場。校方供圖

“卓越工程獎”頒獎現場。校方供圖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理事長劉學民在頒獎典禮上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辭。他表示,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高校,學校近年來在智能建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商科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專業特色,並依托多個市級教育平台與產業學院,持續深化產教融合。

劉學民指出,承辦本屆“優路杯”大賽對學校而言既是榮譽,更是鞭策。學校將以此次賽事為契機,緊緊圍繞“數字共創向上”的主題,進一步深化BIM技術在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中的融合應用,加強與優質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務實合作,積極構建“無邊界”育人生態,培養更多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理事長劉學民致辭。校方供圖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理事長劉學民致辭。校方供圖

本屆大賽不僅是技術競技的舞台,更是推動行業協同創新與人才共育的重要載體。賽事全程貫穿“以賽育人、以賽選才”的宗旨,構建起“政產學研賽”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在成果展示環節,獲獎團隊代表分享了從理論學習到實踐創新的成長歷程,BIM技術在智能建造、綠色建筑、數字化運維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成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生動注腳。企業方則通過賽事發掘了一批兼具理論功底與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部分創新成果已直接應用於實際工程項目,有效解決傳統基建中的協同不暢、效率偏低等行業痛點。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大賽涌現的優秀作品普遍體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行業發展方向。多數項目實現了BIM技術與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智能建造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其中不乏堅持自主創新、推進國產軟件替代進程的典型案例,展現出我國在實現關鍵領域技術自主可控、筑牢產業安全屏障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堅定決心。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建筑行業,BIM技術作為連接教育鏈與產業鏈的關鍵紐帶,將持續引領工程建造方式變革,為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未來,“優路杯”將持續發揮行業標杆作用,完善BIM技術創新應用與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新動能,為中國建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本屆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石家庄鐵道大學等單位聯合承辦。(晏紅霞)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