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东盟快班” 重庆成为东盟与欧洲运输枢纽 德国当地时间6月21日9时40分,一列装载母婴用品、美妆产品、医疗耗材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从德国杜伊斯堡驶出。它将先抵达重庆,再转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前往越南,全程19天左右。 这一运输模式,名为“东盟快班”,是重庆首创的物流新模式,打通了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
全力推动重庆与德国经济合作行稳致远 19日至22日,正在德国访问的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多场重庆与德国经贸交流活动,增进两地沟通了解、共享发展机遇,全力推动重庆与德国经济合作行稳致远,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20日下午,中国(重庆)-德国经贸合作对话会在杜塞尔多夫市政厅举行。来自德国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头部企业、知…
行进中国丨千年石刻“潮”起来 6月12日,宝顶山石刻景区内的游客。人民网 邹乐摄 盛夏六月,宝顶山麓,35度的高温,也挡不住游客到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参观的热情。车刚停稳,大足石刻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分管负责人刘爱华热情地迎了上来:“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天下大足》9:30开映,《大足石刻》9:55开映。” 刘爱华口中…
重庆分类施策让脱贫人口端稳“饭碗” 奉节县安坪镇弘源鞋业就业帮扶车间内,员工在制作板鞋。(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苏畅 摄/视觉重庆 6月15日,周末。巫山县金山幼儿园教师宋以鑫顾不上休息,一大早便开始准备下周的教案。宋以鑫来自巫山县骡坪镇和平村一个脱贫家庭,她从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入职金山幼儿园,获得了一…
重庆把城市“C位”留给青年就业创业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重庆与青年,如何“双向奔赴”? 6月20日,我市召开加快建设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34.5万名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 团市委书记龙东阁介绍,去年以来,重庆吸引34.5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青年研发人…
重庆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渝中区洪崖洞景区,外国游客在拍照打卡。(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6月11日至13日,在被誉为现代化“橱窗”的新加坡乌节路,“新加坡·重庆周”盛大举行,非遗文创集市、文艺展演、“渝味360碗”等“渝派”文旅产品精彩亮相,吸引大量新加坡人及国际游客驻足…
全国首创!重庆招收智慧养老服务公费生 全国首个养老服务类专业公费生培养试点项目招生简章发布不过一周,线上线下咨询量就达4000余人次——6月18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招生处处长徐颖接连对记者说了几次“热度远超预期”。据介绍,该项目创新采用政府主导、院校协同模式,今秋将迎来首批100名智慧养老服务公费生,为养老服务行…
市委举行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成果交流会 6月17日上午,市委举行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成果交流会。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调查研究,勇于改革创新,加快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市人…
国内首条碳基集成电路生产线在渝投运 “重庆造”实现“芯”突破!6月16日,记者从北京大学重庆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重庆碳基院)获悉,国内首条碳基集成电路生产线近日在渝投运,目前已开始量产。 此次生产线的投运,标志着碳基集成电路从实验室创新向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将加快我国碳基集成电路发展进程,助力…
重庆:黑臭水体“杀回马枪”污染美丽乡村 农村环境美不美?日前,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工作组分别赴重庆万州区、合川区,在重庆市上报完成农村环境整治的村庄中,随机抽取6个行政村,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个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现场看,见具体事,听群众说,通过真查问题、查真问题,现场评估治理成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