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代表、綦江区委书记
做实“三篇文章” 奋力谱写2025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人大代表、 綦江区委书记尹国喜做客人民网重庆频道、成渝发布“人民会客厅— —2025 重庆两会高端访谈”时表示,2025年,綦江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土特产”三篇文章,助力綦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提到綦江,我首先会想到层峦叠嶂的古剑山、麻辣鲜香的北渡鱼,那么今天做客人民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贝呢?
贺龙元帅曾经称赞“綦江是个好地方”,这个地方有很多好的东西,今天根据栏目组的要求我们带来了三件宝贝,分别对应綦江高质量发展的三个主攻方向,分别是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土特产,我们叫做“三篇文章”。
第一件宝贝是什么呢?
大家请看,这就是綦江的“齿轮”,这是“綦江制造”系列中最具有表示性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它成规模化生产是在1953年,就是说新中国第一批汽车齿轮1953年诞生在綦江。然后,经过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工艺,綦江成为全国齿轮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县级市,也获得了“中国西部齿轮城”的美称。
当然,如果说历史久远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的话,那它今天代表的就是一种硬核的科技。
首先,用途上,他是石油钻井输油设备齿轮,通过它可以控制石油的流量。
其二,材质上,它使用的是一种“合金金属粉体”材料。
其三,工艺上,它采用的是世界领先的粉末冶金工艺,准确地讲,叫做“超纯纳米铜粉工程化制备技术”,被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其四,性能上,与传统齿轮相比,他的精度更高、强度更好、噪音也更低。
立足悠久的制造历史和深厚的技术底蕴,结合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綦江区不断推动齿轮产业转型升级。现在全区有齿轮上下游企业近100家,具备年产2000万件全种类齿轮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为新能源汽车、摩托车、重型卡车等汽车生产,还有无人机、石油勘探等领域的产品设备配套,“西部齿轮城”还在发展。
听完您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了綦江工艺雄厚的实力,那么您带来的第二件宝贝是什么呢?
第二件介绍的是一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出台了一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要求医疗资源富集地区帮助医疗资源落后地区,江苏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持重庆,最后落在綦江。这所医院,是国家布局的区域医疗中心,面向的是整个渝南黔北地区。
这所医院是2022年5月落地的。当时采取的是“过渡院区+新院区”的模式:一方面,把原綦江人民医院作为过渡院区,进行功能性改造,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同步启动新院区建设,这张图片就是新院区建设的效果图,目前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的配置,今年底将全面投入使用。
两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人才方面,江苏省人民医院先后派了200多位专家支援綦江,常态的有20多位专家驻点綦江。
科研方面,2024年就获得重庆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4项,在全市所有区县医院中第一,在全市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医院当中也是第一。
技术方面,开创1个全国首例、8个西南地区首例。1个全国首例是“脉冲消融治疗难治性室性早搏”手术。8个西南首例包括人工心脏植入术、5G远程机器人超声导下的高难度经皮肾镜手术等。这两年医院累计开展手术近3万例次,我们附近的心脏病急危重症外转率下降50%。
那么您的第三件宝贝这幅版画又代表什么含义呢?
这是一幅版画,綦江是“中国农民版画”之乡,这里给网民朋友们介绍的,就是綦江农民版画的重要发源地,也就是画中所绘的地方东溪古镇。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东溪古镇是一个万花筒,非常的丰富,其中主要的符号或者说标志,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巴渝第一场·盐马古道津”。“巴渝第一场”,东溪古镇是重庆有确切建场时间记载的最早古镇,早在西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就建了场镇,当时叫万寿场,距今已有2227年历史。“盐马古道津”,东溪是过去川盐入黔最后的节点通航的码头,四川自贡的盐沿着长江水道到这里上岸,然后从陆路到贵州。
第二,真古董、原生态。真古董,有不可移动文物209处。其中,有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655年的太平桥等市级文物25处。这幅版画,画的就是太平桥周边景观。还有以南华宫、万天宫为代表且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2处。原生态,这是一个原生场镇。没有经过过多的开发,场镇上有近3万原住民。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里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古黄桷树群,有5000多棵。
第三,文化观园、美食天堂。文化观园,历史文化从古到今2000多年,民族文化,东溪是古夜郎国的辖区,这里以僚人文化为代表,僚人是中国古代一个南方族群,现在的布依族、壮族、仡佬族,乃至东南亚的一些族群,一共20多个支系,都与僚人有关。太平桥码头出土的石碑上,刻有僚人文字。移民文化,湖广填四川,留下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邮局遗址,麻乡约。民间文化,包括版画、苗家刺绣等,一直传承到现在。东溪各个年代的文化交流融合。美食天堂,东溪有綦江五大特色宴之一的“簸箕宴”,还有百年老字号东溪豆腐乳、黄荆豆花、纯手工古法制作的老太婆豆腐干、重庆地标菜东溪黑鸭子、宫廷秘方清泉鱼等40种特色美食。
贺龙元帅说“綦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就是100年前贺龙元帅路过东溪时讲的。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綦江有着怎样的预期目标呢?
我们总的要求是要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綦江两会已经确定了2025年我们的各项增长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现在预期的目标是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围绕着这个工作目标,綦江接下来的工作思路是什么呢?
我们将紧扣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区域中心城市、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验区、重庆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庆特色红色文化高地五大功能定位,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打好招商引资、防范化解风险两场攻坚战,做好三篇大文章。
首先,是做好产业升级文章,就是要加快构建一个五百亿级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三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一个五十亿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和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支撑。其次,是做好城市提质文章,重点在教育、医疗、文旅、消费、物流等方面发力,实施“高校入綦”行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好用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筹办好市八运会,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支撑。最后,是做好土特产文章,把綦江的特色文化、特色物产、特色美食、特色美景挖掘好、包装好、推广好,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IP,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品牌支撑。
具体工作方面,就是要以七个加快为抓手,即:
一是加快构建富有綦江特色优势的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二是加快打造具有綦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三是加快建设重庆向南开放“桥头堡”,四是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五是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六是加快筑牢重庆南部重要生态屏障,七是加快推进平安綦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