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考验我”

——记渝北区疾控中心微生物科工作人员熊金苹

2020年02月19日17:58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病毒检测最前线,和病毒近距离接触,为的就是能够尽快检测,便于患者更好更快地得到医治,渝北区疾控中心微生物科工作人员熊金苹就是其中的一员。2月11日下午,熊金苹和其他5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表现突出的医务工作者,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说:“现在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入党申请书里‘请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考验我’这句话中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熊金苹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并加入到检测队伍,奋战在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准确的判断依据。

  克服困难坚守一线

  白色连体式一次性防护服、防护帽、N95口罩、护目镜、鞋套……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穿戴好盔甲,每一次进入实验室前,熊金苹也需要经过“全副武装”。

  据熊金苹介绍,她和科室的其他人员主要进行病毒核酸的检测。与奋战在病房里的医生不同,检验人员在实验室,每天与病毒打交道,是别人看不见的医生。

  在P2加强型负压实验室里,防护装备密不透风,不到二十分钟,检验人员便会全身出汗,闷热难耐。然而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期间,熊金苹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能上厕所、彻底与外界隔离,这对于她来说是一场耐力与体力的考验。

  “每次实验至少需要4至6个小时,面对样本量大时,耗时更多。每结束一次实验,浑身都被汗水湿透,脸部由于戴口罩的时间过长,也布满了勒痕。”在熊金苹看来,如此的辛苦算不上什么,她总说:“我不累,我们必须再快一点,只有早点找出真正感染的人群,患者才能早点得到治疗,其他人也才会安全。”

  科学测试精准求证

  1月21日凌晨,区疾控中心微生物科接到附三院送样电话,得知检测任务后,熊金苹立即做好防护进入实验室。

  每一次实验检测步骤繁多,操作复杂,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据了解,每一次实验需要两名检验人员的紧密协作,并经过核对样品、记录编号、核酸提取、加样检测、基因扩增、结果判读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完成。

  在当天的检测过程中,熊金苹发现其中1例患者标本核酸检测为阳性,而这也是渝北区开展核酸检测以来出现的首例阳性。在不敢相信结果的同时,熊金苹要求医院重复送样进行复核检测。最终根据3种试剂、两次重复检测均为阳性的结果,对患者作出了确诊病例的结论,为渝北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核酸检测结果为我们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所以不管检测过程多么辛苦,我们都必须坚持。”熊金苹这样说道。

  无惧压力持续战斗

  走近区疾控中心微生物科实验室,就能感受到一股神秘而紧张的气息,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后,便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1月24日,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由于表现突出,渝北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被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指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样本的复核实验室,除了渝北区各定点医院送来的样本,还担负着复核江北区、北碚区、长寿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的重任。面对采样检测压力的不断增大,从大年三十开始,熊金苹便和同事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的最前沿,分秒必争地检测样本。

  “大家听之色变的病毒,我们却每天跟它‘面对面’打交道。”熊金苹说,“其实,每一位检测人员都知道,自己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就已置于随时感染的高风险之下,但无论如何坚守岗位是我们疾控人的担当和使命。”

  这个春节,办公室成为了熊金苹临时的家,每次出了实验室,累了就在桌子上趴着休息一下,有好几次,她都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而从春节到现在,她已连续在实验室工作二十多天,用坚持和付出保障了百姓的安康,成为了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一道稳固防线。(转载于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欧云霄)

(责编:刘政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