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倒逼转型

川渝共绘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

2020年05月07日08:10  来源:重庆日报网
 

  嘉宾

辛世杰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沈晓钟 市林业局局长

周旭 北碚区委书记

袁勤华 綦江区委书记

  核心提示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指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成渝地区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蕴含着“补齐短板、打牢基础”“优化结构、加快升级”“深化创新、增添动力”“扩大开放、拓展空间”“绿色发展、倒逼转型”的新机遇。

  如何抢抓新机遇,走好转型路,打好绿色牌,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5月6日,本报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辛世杰、市林业局局长沈晓钟、北碚区委书记周旭、綦江区委书记袁勤华,就此进行了探讨。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翔 王亚同

  抢抓新机遇,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重庆日报:如何深刻理解双城经济圈建设给我们带来的战略机遇,将如何倒逼我们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辛世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重大战略,有利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有利于带动西部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新路子,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目前,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们将联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通过协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及企业信用体系互认等,大力助推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共同提升发展“绿色含量”。

  沈晓钟:抢抓新机遇,我们将立足实际,更新观念,创新求变,将林草事业发展重心转到保护与修复并重、增加数量与提升质量并举上来,持续强化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打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攻坚战,聚焦大江大河重要流域启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不断增加森林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景观品位,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流”。

  同时,严守森林、草原、湿地红线,不断加大森林资源精华部分天然林的保护,科学落界国家及地方公益林,依托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培育大径材和珍贵树种,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全面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为高质量发展绘就绿色基底。

  周旭:近年来,北碚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传统工业正在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新兴产业转变,汽摩、材料、仪器仪表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区科技研发平台达到92个,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为北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但北碚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外向度不高、产业实力不够强等问题。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北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我们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全面审视北碚区情实际,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市发展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袁勤华: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中,綦江被赋予了“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战略定位,让綦江在“新坐标”中有了新方向。

  綦江将全力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标,按照“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加快綦万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等指示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打造“一点三区一地”,即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转型升级发展试验区、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重庆“南大门”驶入发展“快车道”,让“老工业”展现“新气质”。

  发挥比较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辛世杰:重庆生态优势明显,具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础和源远流长的生态文明传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6%,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6天,为历史最好水平。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继续办好重庆自己的事情,深化与四川省生态环境部门协作交流,加快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我们自然生态、环境容量,以及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等优势,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共建西部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全力支持和推进高质量发展。

  沈晓钟:我们将继续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化建设和乡村生态化振兴,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重要的生态支撑。

  我们将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下功夫,持续增加城乡生态供给,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的共建共享;大力扶持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建成富有重庆好山好水好风光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挖掘改革动能和创新红利,用好林长制、横向生态补偿提升森林覆盖率、林业“三变”改革等重要举措,实现生态惠民。

  周旭:北碚是重庆主城向北向西发展交汇的主战场、成渝“双核”相向发展的对接带,具有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优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市科教文化大区,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大有可为。

  为此,我们将紧紧围绕成渝地区“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重庆主城都市区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目标要求,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协同创新高地、民营经济发展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福地。

  袁勤华:助推高质量发展,綦江将着力发挥好“四大作用”。一是依托通道、产业、生态等资源优势,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重要支点”对“主城都市区”“经济圈”的有效支撑。二是依托丰富的水电气煤等资源和充裕的发展空间,可为主城都市区提供资源要素服务,以及人口、产业转移,物流集散等功能溢出提供承载和疏解服务。三是依托较好的公共服务资源,重点辐射渝南黔北毗邻地区;依托西部信息安全谷、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服务区、市级高新区等平台,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联动发展。四是依托“南大门”区位,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村镇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展示好重庆南向“窗口”形象。

  围绕重点工作,加快区域协调联动

  重庆日报:要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推动七项重点工作,我们现在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

  辛世杰:目前,川渝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已签订了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等协议,制定了两地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规则。

  双方正加快编制完善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将协同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共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生态廊道,深化川渝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地合作保护;重点深化跨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强化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等;重点编制成渝地区环保标准一体化中长期规划,协同建设成渝地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重点建立两地合作事项成效评估机制、结果公开机制、联合督察机制等。

  沈晓钟: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都肩负着保护长江母亲河的重大责任,双方正着力加强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努力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样板区。

  一方面加快对接和推进实施“一江五路”生态廊道工程,打造长江及重要支流大江大河青山碧水美丽画廊,以及成安渝高速公路、成渝环线高速公路等互联互通绿色长廊。强化毗邻区县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联动联保,建立健全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机制,织牢“双城”生态安全连接线。另一方面,开展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合作,探索建立成渝地区林草良种选育、审定和推广合作机制等,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协调共进、优势互补协作共兴、政策协同利益共享。

  周旭:在产业发展上,我们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在协同创新上,加快建设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产业生态园、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打造西南地区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统筹推进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建设产学研融合、校地企合作的协同创新高地;在对外开放上,深入推进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集聚发展。

  同时,我们全方位深化了与四川省绵阳市合作,两地缔结了友好城市,双方党政代表团进行了互访,签订“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在战略协同、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科创优势互补、基建提速增效、文旅融合发展、商贸合作、生态文明经验共享、干部交流、公共服务共建等10个方面开展持续合作,并建立三大保障机制,携手打造川渝合作典范。

  袁勤华:綦江紧扣全市“七项重点工作”,正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进。比如,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聚力“内畅外联”,加快推进渝贵高铁、渝黔高速“四改八”等“大动脉”建设,建设綦万快速通道,织密内部“毛细血管”,推动形成“20分钟綦万通勤交通圈、30分钟都市通达交通圈、1小时城际覆盖交通圈”,加快建成服务主城、辐射渝南的综合交通枢纽。

  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坚持特色化、智能化、集群化,推动煤炭、齿轮等传统产业插上智能化翅膀,实现“老树发新芽”;另一方面,以华芯智造、博远科技等项目为带动,大力发展战新产业,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服务、信息安全等战新产业“幼苗成大树”。并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发展创新产业、做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为我市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