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渝北激活科技创新的“密码”

2020年08月25日16:32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8月25日电 在渝北,科技创新是一个高频词汇,在全市每年发布的科技创新指数报告中,渝北连续三年名列第一。

  今年上半年,渝北区新培育重庆市科技型企业413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53.3%,总量达到2322家,占全市11.03%,兑现培育资金1239万元;成功在科创板新挂牌5家,总量达到58家,占全市12%;第一批全社会R&D投入占比超过3.6%。

  健全创新政策体系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不要小看我们现在这些代码,研发成功后,可以为全国的大数据网络安全提供保障。当前,我们框架已经搭建完毕,现在已进入研发阶段。”8日,在感知科技孵化园内,重庆洞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聚在电脑前敲击着代码。日前,该公司申报的新基建项目--基于AI的大数据网络靶场云平台,目前已进入市级重点项目储备库,研发成功后,将诞生全国第一个“类人脑”的网络靶场。

  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于2015年11月11日成立的,专注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销售、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双高”、“双软”高科技公司。谈及企业发展历程,公司CEO王琼英很是感慨。在启动之初,由于缺乏研发资金,公司一度陷入了困境。就在这个时候,渝北区科技局为公司申请到了首批29万元种子基金贴息支持,让企业渡过了难关。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该公司累计获得科技资金奖励扶持及贷款融资共计742万元。正是得益于这一笔笔资金的注入,企业从一个仅有几人的小团队,成长为了市级科技型企业。目前,企业年销售额累计逾千万。

  为支持三大创新主体做大做强,渝北制定了一揽子的计划。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渝北区落实企业研发补贴、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指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激励加大研发投入,助推企业提升发展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在培育研发机构方面,渝北区积极对接市区科技招商联动机制,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并支持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内部研发机构。在培育创新人才方面,渝北区完善临空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和政策,用好临空人才科技专项,引进培养一批创新领军人才、技能型人才;建立科技特派专家团,实现派驻镇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做优科技创新平台 集成科技创新资源

  全玻璃“立方”的会议中心、海水“涟漪”般的规划体验馆、积木“城堡”式的仙桃学院,“指环王”“小蛮腰”……8月22日,走进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不仅一个个网红建筑让人们十分惊叹,各种高科技产业更让人目不暇接。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于2014年经市政府批准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175万平方米。园区以数据为驱动、软件为基础,布局“1+3+5+10+N”创新生态圈,谋划构建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推动百亿级IC设计产业园建设,打造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作示范点,建设中国软件名园和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生态谷。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实现产值178.79亿元,税收7.5亿元。

  一直以来,渝北区从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众创平台着手,着力抓好创新平台的建设,集聚渝北科技创新的合力。

  今年上半年,渝北区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总孵化面积达到6.7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到617家,兑现扶持资金935.4万元。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增强创新发展底气

  渝北“智造”的高科技产品有很多,如可以在空气中书写的笔,药丸般大小的智能机器人,一秒让墙体变透明的神器,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AI智能双摄手机等。

  为了优化创新的环境,渝北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加强协同创新,深化科技改革,优化科技服务,通过一系列点对点的精准措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在发展科技金融方面,渝北继续释放“种子、天使、风险、担保”四大科技基金作用,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16.05亿元,解决了219家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推进“科信贷”,上半年已为59家企业新发放“科信贷”1.18亿元,累计放贷3.08亿元;辅导培育优质科技企业入选全市上市储备库,推动科技企业在重庆OTC科创版挂牌。在加强协同创新方面,渝北区将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接两江新区,推动科技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用好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组织创投服务活动。为深化科技改革,渝北区启动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推动科研诚信建设,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同时,优化科技服务,升级“创新渝北”微信订阅号及微网站,持续开展走访服务民营科技企业活动,并通过组织企业参加“高交会”,办好“临空杯创新创业大赛”“双创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刘政宁、胡瑾)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