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以"智"促"造"产业升级

2020年09月09日09:16  来源:重庆日报网
 

  9月7日,江津德感工业园,中粮粮油工业(重庆)有限公司智能工厂里,植物油从精炼、调和到灌装封箱,所有程序都已经高度自动化;

  10公里外的几江街道,一处破损井盖被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发现,2小时后井盖便被更换;

  这时,家住鼎山街道琅山社区的市民张蕾在手机淘宝上下了订单,1天之后,她就能品尝到来自西湖镇硐寨村的农家土鸡蛋……

  随着江津区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正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传统工业强区正步步为营,开启产业提档升级新时代。

  政策集聚创新资源

  江津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怎样将基础优势转化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关键还在于牢牢抓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予的机遇,全力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制定发展规划、设立科技基金、实施“津鹰计划”……江津建立起了涵盖组织领导、资金扶持、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保障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上半年全区研发投入达7.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规上工业研发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161%。”江津区经信委负责人介绍,为助推数字产业健康发展,江津持续推动帮扶政策向数字经济领域倾斜,先后推出了创业种子投资基金、专利质押融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个科技金融产品,目前已帮助313家(次)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17亿元。

  一系列好措施、好政策加速了各类创新资源迅速集聚。目前,江津已成功签约中科院西部科创中心暨中科智慧产业园项目,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紫光重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区域总部、重庆浪尖工业设计研究院等8家研发机构和华崛嘉业、蕴博君晟、中之信等1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并广泛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重点高校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21个。

  赋能产业全面升级

  今年上半年,江津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112.21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产业融合增加值98.64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数字产业增加值13.57亿元,同比增长37.4%。

  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措施,江津持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向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延伸。“今年计划对超过80个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完成43个。”江津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江津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总量居全市第三位。”

  数字经济在江津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量”上,还在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实现质变,成为带动江津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位于德感工业园的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智能化改造后,企业人均产出同比增长约97%,产品不良品率降低约35%,运营成本降低16.8%,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4.27%,产能也由30万套/年提升至50万套/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今年疫情期间,耐世特公司成为江津首批复工复产的规上工业企业,并迅速恢复到疫前生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了损失,赢得了先机。

  加快建设科创中心

  6月30日,江津区2020年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和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上,总投资约118.5亿元的江津区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工。

  为推动数字产业化,江津建起了“1+4”平台支撑体系,即团结湖大数据产业园综合服务平台和双福工业园、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综保区)、白沙工业园4个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其中,双福、德感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珞璜工业园(综保区)打造智能终端、芯片、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发展智能家居产业;白沙工业园则以“江小白”为依托,带动园区企业“两化融合”,进而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

  一系列新业态、新平台的打造,成为江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如今,江津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000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智能硬件零部件产品企业近20户。预计到2026年,江津将引进各类数字产业项目150个,实现产值200亿元。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郭开星 黄柏添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