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邮政扶贫故事

2020年10月09日08:54  来源:重庆日报网
 

邮政员工上门收购谭登周家的盐竹笋 摄/朱亚坤

  雨后初霁,阳光穿透云雾,越过郁郁葱葱的七曜山,从屋檐上洒下,刚好映出了谭登周花白的头发。

  他和他位于半山腰的3间老瓦房,以及通往瓦房那条狭窄陡峭的长长石阶,一切和去年并无二致。

  可到底是生活不同了。这会儿,他正忙于整理儿子晒好的盐竹笋,等着邮政的人上门来收。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视察,在贫困户谭登周家中,谷仓、灶台、床铺一样样地看,收入、吃穿、看病一项项地问。

  殷殷嘱咐,给了因病返贫的谭登周要把生活过得更好的动力。当地也把“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振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

  在这一派火热的攻坚场面里,少不得邮政人的身影。他们毅然投身其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和石柱县的乡亲们一起,全力以赴向胜利终点冲刺。

  乡村振兴

  旧貌已然换新颜

  “谭大爷,我们又来咯!”下午4点多,隐隐有一声呼喊传到谭登周耳朵里,又约摸等了1分钟,才在“之”字形的山路上见到中益乡邮政所员工陈昌森、谭华和华溪村邮政便民服务站“邮掌柜”谭启芳的身影。

  三人拎着箩筐、喘着粗气,踏着石阶匆匆走来。

  “这一批又弄了多少盐竹笋啊?我们拿来这个箩筐装得下不哟?”谭华笑容灿烂地问。

  “你们过来看嘛,就这一簸箕。”谭登周一边答,一边拨弄着竹笋,“最近老是下雨,晒不干都没敢多做!”

  去年,从村委那里进一步了解到谭登周一家的贫困信息后,陈昌森和谭华便第一时间登门拜访。很快,老谭家的盐竹笋上线石柱邮乐馆销售。

  老人年事高腿脚不便,山路又难行,陈昌森和谭华就扛着箩筐到家门口来收货。几十上百斤的盐竹笋称重、打包,再抬走,一来一往,这条长长的石阶他们已经走了一年。

  在中益乡,像谭登周这样靠邮政销售盐竹笋补贴生活的贫困户还有几十户。当网点员工忙不过来的时候,“邮掌柜”谭启芳就成了邮政与乡亲们的纽带,帮忙挨家挨户上门收货。凭借代理邮政业务,谭启芳每月能增收1000多元,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落日西沉,就着锄头作拐杖,老伴焦光润回来了。谭登周立即上前,帮着她把身后的背篓放下来。

  75岁的焦光润是个闲不住的人。“种的黄豆,我去翻翻土。”考虑到别的活自个儿不敢干,焦光润主动负责起半山下的那块菜地。

  这焦光润说不敢干的活,是指养在屋后山上的5箱蜜蜂。

  蜂蜜一年产一次,由企业按每箱960元的保底价格进行回购。成品在石柱邮乐馆上有售,因品质上乘还是热销单品。

  谭登周家的门框上贴着一副对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字是找驻村帮扶干部写的,但话是老谭自己想的。他的伤要调养,老伴也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都离不开看病吃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9年,中邮保险向中益乡183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了每人保额5万元、累计9190万元的人身意外险。7月27日,中邮保险重庆分公司又向建峰村2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了累计126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险。

  现在,老谭夫妇通过养蜜蜂、制作盐竹笋和当地的一些扶贫政策,一年下来收入能有2万多元,成功实现脱贫。

  “生活越来越好了,邮政帮我卖东西不说,还上门来帮忙,感谢你们!”谭登周对着陈昌森和谭华竖起大拇指。

  挥手作别,老两口进了屋,不一会儿,袅袅炊烟在山间升起。

  翠梨满园

  生发致富新动力

  乡村总是比城市醒得更早些。

  清晨6点,天光大亮。贫困户焦光珍穿梭在漫山的梨树林里,身后的背篓已被一个个圆滚滚的梨子装得冒了尖。

  7月中下旬,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桥头镇田畈村种植的翠冠梨进入了采摘期。黄澄澄、沉甸甸的梨子挂满枝头,煞是喜人。

  合作社的理事长名叫隆凯军。2016年初,他与田畈村的98户村民签订320亩土地的流转协议,种植起了翠冠梨,并请来当地十几位村民务工,焦光珍就是其一。

  前两年果树处于生长阶段,“焦光珍们”陪着一起经历了开渠、除草、剪枝等过程,今年开始规模性挂果,预计3万株梨树总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

  眼瞅着背篓已满,焦光珍和几位村民陆续下山,将刚采摘的梨子送到包装处理场地。在那里等着他们的不仅有隆凯军,还有邮政投递员陈明文和陈世刚。

  焦光珍一行六七人都是半百的年纪,背着几十斤重的背篓下坡,走得颤颤巍巍,原本在打包的俩人见状立刻迎上前去帮忙。

  今年6月,通过惠农合作项目走访,石柱邮政寄递事业部副总经理罗仕勇和隆凯军建立起了联系。隆凯军带着罗仕勇去果园实地考察,一路走一路聊,当场就农资配送、电商销售、冻库仓储、寄递服务、邮政金融等达成合作共识。

  一趟趟来回,没多一会儿,处理场地的梨就堆成了小山。“先把装好的搬到邮车上去,不行我就再多跑一趟。”梨子一天比一天熟,发货量也一天比一天大,陈明文盘算着,今天大抵一车是装不下了。

  昔日荒山野岭,今朝翠梨满园。山水绿+邮政绿,助力扶贫产业在这里拔节生长,生机盎然。如今,田畈村共种植果树1730亩,其中6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梨树近100亩。

  当下梨树挂了果,靠着季节性务工挣钱的村民们工作量相应增加,收入也多了起来。“今年一定把这贫困户的帽子给摘了!”焦光珍信心满满。

  正当这边忙着采摘的时候,数十里外的石柱邮政农村电商运营中心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运营中心负责人万丽华正忙于邮乐馆商品上架和订单处理。自6月19日起,石柱邮政联合中益乡党委政府将当地优质农特产品引入“学习强国”直播带货平台后,订单滚滚而来。截至9月30日,“强国商城”和邮乐馆的订单量已达到89178单,销售额突破177.88万元。

  负责农产品收购的胡巍说:“我们与5个偏远乡镇的200余户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帮扶结对机制,已经帮他们销售了12万元的农产品。”

  主题邮局

  造血扶贫奔小康

  时隔一年,果子也又熟了一季。老党员马培清家的幸福生活,向小康迈进了一大步。

  这一大步,得从儿媳谭明兰的新工作说起。

  谭明兰和丈夫陈朋有两个孩子,大的在县城上高中,小的在乡里上小学,属于因学致困。以前祖祖辈辈在山脚下的“巴掌田”耕作,脱贫的步子一度迈不开。

  前两年,中益乡吹响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号角,乘着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的东风,陈朋承担起了五亩黄精基地的管护任务,另外再做些散碎零工。谭明兰则靠在家做手工活补贴家用。一家人虽脱了贫,但生活也是过得勉勉强强。

  去年6月,石柱邮政与中益乡政府商议,拟建华溪村主题邮局,通过精准扶贫的方式来帮扶乡亲,也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选址,就在马培清家。

  马培清家是一幢刷着姜黄色墙漆的三层小楼。小楼右侧,就是今年4月中旬刚改造落成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华溪村主题邮局。

  整栋楼两层构造,集土家风情与现代设计于一体,一层主要售卖当地优质农特产品,二层是邮票、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展示区。

  自华溪村主题邮局建成后,谭明兰就在这里上班了,过了半辈子的她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心怀感激的谭明兰把主题邮局当成自个儿家一样上心: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先将院坝、主题邮局里里外外以及沿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8点开门迎客,就忙着招呼往来游客,“人多的时候,楼上楼下都挤不下呢!”

  坐落在“两山夹一槽”地带,位于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的华溪村,是夏日清凉好去处。不管是远方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爱到附近走一走。“晚上七八点都还有人来。”说起“生意”好,谭明兰两眼笑成一道弯。

  门庭若市,主题邮局开业短短5个月的时间,销售额就超过28万元。

  就着夕阳余辉,沿着主题邮局左侧往前走100米左右有个小广场,一块硕大的石头上雕琢出了“初心”二字,是中国红的颜色。

  “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只要我们啰喂,多勤快啰啷啰;不愁吃来,不愁穿啰,啷啰……”作为家喻户晓的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发源地,今天石柱县乡亲们的生活就如同这首歌一样,朝气蓬勃。

  数说重庆邮政农村电商扶贫》》

  建成

  ◆区县农村电商运营中心31个

  ◆邮乐购店中店344个

  ◆邮乐购店11495个

  实现有贫困村的地方就有电商脱贫站点

  全市14个贫困区县

  已建成邮乐网扶贫地方馆 且馆内产品均不少于30种

  2018-2020年9月

  累计实现批销总额11.23亿元 推进工业品下乡

  2018-2020年9月

  邮政电商平台邮乐网和线下实体渠道累计产生零售订单 202.78万单

  实现交易额3585.32万元 助力农产品返城

  2018-2020年9月

  投入资金141万元

  支持定点扶贫村城口县鸡鸣乡双坪村

  截至目前,已定点购置城口县鸡鸣乡农产品60余万元

  李平 刘义兰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