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油画走四方
蔡振国在写生。 |
走进江西省黎川县油画创意产业园一楼的振国画室,一股浓郁的松节油味儿迎面扑来。
画室的主人是蔡振国,戴着一副眼镜,不算高,腰杆儿却很直。他正在向20多名少年讲画,画上是弟子新作的万里长城,崇山峻岭,入目一片苍翠。
画室门口的老街,如今已成了“黎川油画一条街”。从一条街的变化,蔡振国见证了黎川油画的发展。
求 学
黎川西北,空旷的河滩上架着几副画板。面对着层云堆叠、粉墙黛瓦,蔡振国正和几位来自厦门的画师一起写生。
回乡的蔡振国,没事儿就往黎滩河跑——日峰山、新丰桥……“梦里江南”黎川给了他充足的灵感。
曾经的蔡振国,面对的也是这条黎滩河。
25年前的一个冬夜,吃罢饭,点上灯,一家七口围坐,开始讨论一个问题:蔡振国,要不要去学画?
蔡振国当时17岁,姐弟里排行最末,在村头瓷厂干烧窑的活儿,活计很苦,爹妈兄姊心疼,但总得学样手艺啊。
“学做厨师吧!是人都得吃饭!”“汽修也行,学的人不少。”家人你一言、我一语。
母亲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招贴:城南画画的万异青师傅收徒弟,“你去不去?”
“不行!”没想到,姐弟几个斩钉截铁,个个儿不同意。
为啥?学费一年上千元,就算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牲畜卖了,只抵几百元。更何况,“画画能挣几个钱?”
最后,还是父亲拍了板:“儿还小,画匠是个轻巧活儿。”就这样,蔡振国走上了学艺路。
深 造
“入行才知艺深浅。”起形、着色、涂抹、勾勒……莫说是各类手法技艺有讲究,连材料都得抠着用。“一张煎饼一毛钱,一张画布好几块钱,平常要把画布裁成小块,画一遍不行,再用颜料覆盖、刮掉,反复多次,直到把一块布捣腾烂。”说起学艺路上的事儿,蔡振国满是回忆。
学了两年绘画,蔡振国进了厦门一家油画公司,成了画工。从艺术角度看,画作天然应有其“魂”,可蔡振国干的却是复制名家名作的活儿。蔡振国说,头两年作品销量还行,后来批量复制的油画多了,就开始下滑,慢慢地他越来越忧心以后的出路,怎么才能更进一步?
2010年,黎川县政府为吸引黎川籍画师返乡创业,建了油画创意产业园。为了让自己有所突破,蔡振国选择搭上这股东风,回乡发展。“那会儿免租金、简装修,首批有42名画师入驻,我就是其中一员。后来又有400名画师免费入驻,其中七成是返乡的农民油画师。”蔡振国说。
好机遇接踵而来。“4年前,县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合作,让我们这些画师到杭州研修。”农民画家进了中国美院,说起来,这算是蔡振国学艺路上的“深造”。不仅如此,当地还邀请外国画家来黎川办画展。眼界开阔了,蔡振国的画艺又上了一层楼。
小 成
如今蔡振国回乡已近十载。眼瞅着厦门油画协会的几个朋友靠直播吸引了7万多粉丝,蔡振国便邀请他们到黎川来交流经验,顺带也帮自己的画作做一些推广。
点开手机屏,搜索进入平台界面,首页正在推介黎川的油画。
“这幅画叫《老屋》,粉墙黛瓦,屋前一片黄澄澄的油菜花,咱们看整个画面呀,恬淡、悠然,色彩是很细腻的……”在黎川油画产业园直播间,平台主播正认真地讲解推介蔡振国的画作。“这幅画怎么卖呀?”“多大尺寸,我家刚装修好,想买两幅做装饰……”粉丝连连点赞,一条条评论在屏幕下方滚动起来,一场直播,蔡振国卖出两幅画,一幅售价2000元。
如何获得更多粉丝关注?怎么维持粉丝黏性?“讲解要专业、现场直播户外写生、真诚互动……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原创。”跟着厦门画师,蔡振国又是观察,又是询问,还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所学所感。
有了线上销路,现在的蔡振国,更有奔头了。行情好的时候,一年保底收入二三十万元。不光如此,蔡振国还做起了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黎川职中的兼职老师。油画创意产业园里也办起了贫困户培训班,蔡振国一有空就去为他们免费教授一些基本技法。
回想起这些年的学艺路,蔡振国说:“我心里有了一股劲儿,想让咱黎川农民油画走四方。”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2日 0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