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垫底”镇的蝶变故事

刘政宁 黄亚辉 陈海东

2021年03月30日19:10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村民在田间劳作。成庆摄

  “近些年,我们白石镇的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小额信贷、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靠后或在同考核组垫底。干部缺信心、群众有意见。”重庆市忠县白石镇党委书记张小平回忆起到任初的窘境,面露难色。

  但如今,“垫底”镇有了新气象。白石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0多元,多项工作考核在全县排名前列,全镇四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

  到底是什么让白石镇迸发出蝶变动力?

  “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有好班子”

  2019年,白石镇党委书记张小平、镇长张雪松到任后,带领班子成员随即遍访全镇,群众普遍反映,干部队伍管理松散,精气神较差、执行力不强。

  “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有好班子。”针对村居党建基础薄弱、党建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白石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进村讲党课、开院坝会,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把基层党建细化为9大类28项重点工作,按月督导进度、调度落实“通过以上带下,推动镇村干部层层落实党建责任。”

  在充分掌握情况之后,镇党委先后调整了9名村居党支部书记,择优选拔15名本土人才到村任职,上派2名本土人才到政府机关顶岗锻炼,切实解决有人干的问题。同时,对1131名党员进行挂牌管理,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

  白石镇还完善了镇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制定了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制度;投资61万余元整修4个村便民服务中心,改善阵地条件;4个转化难度最大的后进村如期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整改测评满意度均在99%以上。

  因为党建工作抓得早、做得实,2020年8月,白石镇在全县率先高质量完成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调整后支部书记平均年龄降低了5.2岁,班子战斗力、执行力明显增强。

  “要赢得民心,就要关注民生”

  2019年,张小平到任第三天,白石中心卫生院院长反映,坝坝舞跳到了医院坝子,严重影响病人休息,不到一个月,路太烂、饮水质量差、休闲无去处等痛点难点问题一一浮出水面。

  “要赢得民心,就要关注民生。”张小平到任一周后,就启动了白石场镇自来水技改扩容工程建设。很快,场镇居民喝上了直饮水。

  一年多时间,全镇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了16个人饮项目,两路、巴营、万板、黄家等片区相继实施饮水改造工程。“对近200户居住分散群众,发放集水桶解决饮水问题。”

  与此同时,白石到毗邻的三汇镇的道路实施油化,路面拓宽到7.5米。不到两年时间,全镇新修了230公里道路,完善了路网布局。投资400万元的滨河广场,建起了五人制足球场、停车场、市政广场等,村民们感慨:“场镇居民终于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居环境整治倒数第一,换个说法就是白石人最不爱干净!”大小会议上,张小平不给“面子”,直击痛点。这还不够,镇里还推出“脏乱村”评比,牌子直接挂在便民服务中心大门上,“知耻才能后勇。”

  为此,白石镇创新 “三三”工作制,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风貌革命”,严格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程序,清理各类垃圾;修复污水管网、改造卫生厕所、实施畜禽粪污治理项目;推进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公路乱堆乱码、车辆乱停乱靠、摊点乱设乱占集中整治行动;就是采取示范带动、监督考核、长效机制措施,确保整治到位。

  现在,白石镇村容貌和乡风文明程度焕然一新,华岭、打泉、望岩、华山等4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

  产业动起来 效益看得见

  “有钱不敢用,说明发展少门路、缺项目、无信心。” 张雪松介绍,白石镇实施村支书产业项目,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通过招商引资、自己创办等形式,探索发展不少于30亩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用看得见的效益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一年时间,全镇有10个村发展村支书产业338亩、建设集体加工厂房1座、便民洗车场1个,年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同时推动了到户产业的发展。

  白石镇有3.1万亩笋竹,遍布全镇16个村,但管理粗放,辖区内8家竹笋收购商恶性竞争,以致竹笋价格最低卖到了每斤四五角钱,严重影响了笋农积极性。

  “稳住价格才能稳住产业。” 张雪松介绍,白石镇及时成立了竹笋产业联盟,引导村集体开秤,以每公斤2元的保护价收购竹笋,保护了笋农的利益,全年收购鲜笋达350万斤,2020年,笋农人均增收1000元。

  用足政策、创新举措,白石镇培育发展了1000亩花椒产业、4000亩中药材产业。现在,一大批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白石镇迸发出向上之力,带动乡村蝶变。

(责编:秦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