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重庆巫溪:以“李”为媒 通城更“靓”

2021年08月05日16:00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8月5日电 近日,巫溪县政务中心派驻通城镇云台村驻村干部谭经美用后备箱装满大户周祖东家的最后一批精品李子,从海拔1400米左右的山上到县城及周边为下单者“送李上门”,标志着该镇挂果的1.3万亩中熟李基本售完。

  “把保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聚智聚力防灾减灾,这一件民生实事贵在抢先一步,赢在同心同行。”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詹祖斌介绍,在特殊关键时期,驻镇、驻村工作队与镇村社协同“护李”,与暴雨抢速度、拼强度,实现了销售450吨、收入近300万元的目标。

  李子熟了,干群合力“护李”

  “每年六七月就要下连雨,就像下的刀子戳在心上,搞不好万多斤又要裂口。”通城镇清泉村种李大户张能彩跟本村几十户种李村民每到这个时节就睡不着觉了:“愁技术跟不上果子数量质量不行,愁大风大雨一夜之间毁坏就要到手的李子,愁熬过风吹雨打的李子变不成钱,愁遍山的李子卖不上好价钱。”

  “防病虫一刻不敢松懈,防灾减灾广泛动员,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在村里实施简易避雨设施项目,天热要揭开,下雨又遮上,跟大户们一起劳动才知道每一个李子都来之不易,成熟期只有3—5天,也是预报中将连续降雨的那几天。急上加急!”为此,重庆移动公司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吴国生看在眼里记急在心里,也陷入焦虑之中。

  带着焦虑吴国生走进市政府派驻通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江有林、副队长余淳珍当即发出指令:“全体行动,争分夺秒跟暴雨拼速度,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以最快速度把果子卖出去”。两天后,一场“5G助推乡村振兴 公益助农直播专场”在巫溪县通城镇消费振兴馆举行,7位嘉宾走进直播间,为通城镇青脆李代言,线下帮扶集单位参与助销。吸引近4000人参与,线上带货500多单,值近8万元,线下预售10万元。

  通城的李子熟了,在暴雨到来前销售出去了,因暴雨灾害损失的青脆李产量从去年的60%下降到30%。

  “去年收入2.5万元,今年已销售1.5万斤,收入超8万元,比去年多了一倍。”张能彩等果农由愁变喜了,吴国生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他说清泉村现有青脆李1700亩,800亩投产挂果,卢万玖、卢德英等困难群众的李子销售收入也已超过1万元。

  汗水湿透大地,李花开满山谷

  “今年已经卖了7000多斤中熟李,树上3000来斤晚熟李也被提前预订下单,收入比去年更好,日子比往年更美了。”通城镇长桂村谌祖学望着他家的脆李园乐呵呵地说道。

  2013年,谌祖学家200多株李子树刚刚种下一年,正是管护期,大儿子正在上高一,小的才读小学,正是用钱的时候,真是每过一天都非常难。谌祖学对妻子说,酒泉村一斤李子要值一筐洋芋的钱,有搞头,既找得到钱又还得清账。让她安心养病,自己在果园里套种蔬菜,早晨下城卖菜,我们的日子会有好盼头的。

  谌祖学说每天都在果园、市场上忙,反而没有时间想苦不苦、累不累。2013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即申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又养殖几十头生态猪。2016年李子开始变现,日子由苦变甜了,2017年光荣脱贫。

  2018年8月底,几十株从谌祖学老屋搬下来的李子挂果销售时,县农委经作站站长李相进发现这些李子成熟晚,果型口感特别好,初步判定应该是新品种。紧接着市农委的专家团队现场品鉴,与李相进的判断基本吻合。为此,市、县两级立即启动品种审定和保护工作,建立了母本园。2020年,“巫溪晚脆李”品种审定,并在全县中高海拔试种。

  “我们通城有李子大户30户,这些能手在石头缝里填土植树,让荒山变绿林,咬着牙坚持三五年下来,小李苗变成了摇钱树,给身边的乡亲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通城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的李子在地达2.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万亩,今年已销售李果300吨左右,收入180万元,增强了群众的发展信心,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好的基础,李花开满山谷,李果压弯枝头,小小李果成为致富果。

  乡村美的路上你我同行

  “2005年,通城镇从第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起发展经济李果林,此后经历了2015年、2018年的两轮规模种植,现在地2.3万亩左右。2021年,通城被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全镇规划新栽7000亩晚脆李,对现有果园实行提质改造。”通城镇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晚熟李是在我们长桂村发现的,这可是个宝贝。全村的李子也不少了,但管得有好有差,有的找到了钱,也有没找到钱的。”该村支部书记熊良军带头种李子。他说,村里的大户不多,标准化管护程度低,50%的果园管护不到位,产量质量不高,因此果农的信心不足,大部分农民缺技术、缺劳动力,应对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的主动性和能力不足,同时通城没有“三品一标”李子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都是发展青脆李遇到的问题。

  巫溪县农业农村委经作站站长李相进建议,尽早推进落实1000万在地李子后续管护社会化服务项目,以社会化服务边干边带果农“长本领”,让全镇李子提质上档,努力实现产业标准化、产业景观化的目标。要提前安排明年的防灾减灾工作,每个村都培养本土专家。他还建议要对销售、加工及应急及早形成前瞻性的方案,虽然今年通城李子好卖,不能代表销路不畅通,李干、李子“白兰地”等产业产品是最后一道防线。

  “李子树下套种药材、蔬菜,春天以李花为请柬,夏天以李果为好礼,把外边的人请进住下来,让孩子们亲手采撷最新鲜的李果,把果园的果子卖到国内外。”新入职通城镇的选调生高杨对脆李产业寄予无限的向往。(刘政宁、陈永建、余明芳)

(责编:盖纯、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