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施工现场 这个平台让工程管理"不见面"
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透视”施工现场
这个平台能让工程管理“不见面”
8月13日,位于渝北区的龙兴足球场工程建设现场,监理员潘超发现一处无人使用的支架立杆未垂直受力。按照规定,这需要整改。
潘超没有喊人,也没有打电话,而是掏出手机拍照上传,随后继续巡查。8分钟后,他的手机接到一条通知:支架整改已经完成。一同发来的,还有整改后的现场照片。
施工现场千头万绪,为啥潘超能迅速完成整改?提供技术支撑的,正是中冶赛迪集团旗下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赛迪工程咨询)开发的“轻链”数字化全过程工程咨询平台(下称:“轻链”平台)。
潘超上传照片后,在“轻链”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安全整改的任务,这个任务立即被推送到了相关责任人的手机上。该责任人迅速到现场整改,并在手机上填写整改措施、上传整改后的照片,安全整改任务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全部步骤都有清晰记录,操作双方无需见面。由此,“不见面”的工程管理闭环,得以形成。
“‘轻链’平台能高效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实现了工程实体、生产要素和管理行为的数字化。”中冶赛迪集团工程数字化中心主任肖鑫介绍,过去,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往往是“各干各”,而“轻链”则将业主方、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等链接起来,搭建一个能够在线开展各类业务的管理平台。
其中,工程实体数字化,依托于BIM+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记者在赛迪工程咨询演示厅看到,通过GIS实景航拍,龙兴足球场工程的各个时期建设全貌都有图像留存。一键点击,就能对比最新进度与2020年6月开工时的场景。
BIM技术应用,则能让龙兴足球场的每一个建筑部件清晰可见。例如,球场罩棚需要安装若干钢桁架。点击BIM模型中的该部件,就能看到钢桁架的外观、内部构造、所在位置。通过“轻链”手机App,还能一键查看钢桁架的安装指导视频,保证安装标准、规范。
生产要素数字化,则能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线上调度”。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每天施工现场的人员数量、岗位分布情况、工程机械使用情况、是否造成噪声、环境污染等,都能在“轻链”平台直观展示。业主单位的管理者无需到现场,就能把握施工现场最新进度。
管理行为数字化,则基于数十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经验。“轻链”平台将项目工程分解为项目审批、招采合约、设计管理、投资控制、施工准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多个模块,用拓扑图表形式展现。使用者可一键直达指定模块,查看完成情况、相关批文、责任人和时间进度等。工程的大小环节都清晰可查。
“通过‘轻链’平台,工程管理的领域知识、经验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通项目全过程、链接项目参建方,使工程看得清、管得住、控得好。”肖鑫说,目前“轻链”平台已在龙兴足球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等多个项目应用,为业主单位提供智慧服务,获得普遍好评。今年6月,“轻链”平台在首届川渝住博会上亮相,好评如潮。
肖鑫表示,“轻链”平台的数据保存在中冶赛迪“水土云”,数据安全有严格保障。下一步,赛迪工程咨询将基于“轻链”平台,推动与企业内部管理平台、政府监管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从而打造住建行业的数字生态,让数字化更好地为行业赋能。
本报记者 申晓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的相关工作要求,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由西南五省区市协同探索推出的一项改革举措。…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