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要闻

重光小学:“1+3”课后服务助推“双减”落地

2021年09月22日09:33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9月22日电 “睡莲是不是莲?”“睡莲为什么要晚上睡觉白天开放?”“是不是带有莲的都是属于莲科?”下午4时30分,在两江新区重光小学(以下简称“重光小学”),老师正在以“莲”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展儿童社会化学习。

  这是重光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场景。面对“双减”后的第一学期,学校结合实际推出“1+3”课后服务,丰富学生在校课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

重光小学校长李斌。向诗佳摄

  “‘1+3’课后服务,‘1’指的是课后服务第一时段的‘作业辅导’,‘3’是指课后服务第二时段的‘三类课程’。”据重光小学校长李斌介绍,学校安排了儿童阅读课程、物象课程、社团课程三类课程,并对作业辅导提出精准设计、精心辅导、精准评价三个要求。

  其中,为实现阅读课程化,重光小学老师杨荣霞带领团队进行课程研发,所有老师加入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过程中,选择符合每个阶段儿童年龄特征的书籍,并根据不同时段制定相关的阅读主题。

  “比如一年级九月的阅读主题是‘上学’,第一周阅读的书目是《小阿力的大学校》,引导学生做好入学的准备;第二周阅读的是《和甘伯伯去游河》,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第三周的阅读《同桌的阿达》,引导学生学会交朋友;第四周的阅读《洛克的阅读课》,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李斌表示,儿童阅读课程以“思辨”贯穿始终,让儿童在阅读中辩证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从而获得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认知。“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

学生在图书馆内。重光小学供图

  物象课程方面,重光小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儿童社会化学习”,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将学生与故乡、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针对低年级学生,重光小学选择了有关自然的物象,如重庆本地的动、植物;针对中年级学生,选择关于城市的物象,如重庆的朝天门、解放碑等地标建筑;针对高年级学生,选择人文类的物象,如合川钓鱼城、大足石刻等历史古迹。

老师带领孩子了解杜鹃花。重光小学供图

  上学期,重光小学全校师生围绕“黄桷树”开展了物象课程学习,从植物学角度了解黄桷树栽种、生长,探究树与城市的联结,回忆重光80多年建校历史。通过在城市寻找黄桷树的踪影、走进照母山植物园聆听专家讲解、听老校长讲述着重光人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认知世界,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重庆这座母城的精神--坚韧、坚强、不屈不挠。

  目前,重光小学一、二年级共有17个班,每个班都选择了一种本地植物进行研究。其中,物象是桂花的二年级一班(桂花班),在对桂花全面了解和学习基础上,联结中国二十四节气--八月十五中秋节,围绕桂花制作各种创意食品,会展演出与桂花相关的戏剧、舞蹈、诗词诵等等。李斌表示:“通过对植物的课程学习,学校重点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课堂中运用苔藓制作盆景。向诗佳摄

  值得一提的是,重光小学在传统社团课程上进行了升级升维,共开设26门课程,学生可结合自己兴趣特长进行选择。其中,书法课除了教会学生书写外,还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古人造字的历史;篮球课上,除了教授运球、投篮等技能,老师还会带领学生观看一场篮球赛,感受篮球比赛的氛围,让孩子们明白篮球的团队精神,懂得如何去欣赏篮球比赛……“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也会邀请专家和家长共同开发实施部分课程。”李斌说道。

学生在棒球课堂上。重光小学供图

  未来,重光小学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要求全校老师加强研究、学习,真正把“双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减负不减质”。(胡虹、曾英豪、向诗佳)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