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视频>>要闻

重视干眼治疗 做好日常防护

2021年12月07日16:38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我是主持人文彦。近年来,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干眼症,作为一种现代人的高发眼病,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今天我们来到爱尔眼科重庆南坪医院,邀请到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刘健娣,跟大家聊一聊干眼的相关知识。刘主任,您好!

  刘健娣: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经常觉得眼睛干涩不舒服,那么,眼睛干就是干眼症吗?

  刘健娣:的确,因为眼睛干涩不适而就诊的患者很常见,但眼睛干并不一定就是干眼症。干眼症不只是这一个症状,而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或者视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干眼症已经成为继近视眼之后又一普遍眼健康问题,所以当你出现眼干涩不舒服时,需要警惕是否得了干眼症。

  主持人:干眼症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刘健娣:干眼症的症状多样,常见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疲劳、眼红、视力波动等不适感,严重时因为角膜缺乏滋润保护出现损伤甚至进一步发展为溃疡甚至穿孔,还可能导致心情的焦躁、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干眼症的常见病因有年龄、螨虫、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药物病理、全身性疾病及眼部手术等,每一位怀疑干眼症的患者都需要眼表专科医生问询辨别具体的原因。

  主持人:大家习惯性地认为干眼症就是眼睛干,特别是冬季,空调吹多把眼睛“吹干了”,是这样吗?

  刘健娣:不仅仅是这样的,我们的眼球是暴露在外界最脆弱的器官,需要有“润滑剂”的润滑保护,这层保护膜就是泪膜。泪膜的成分复杂,包含有油脂、水液和粘蛋白层,是由眼部不同结构分泌的,我们通过眨眼让泪膜在眼表形成薄而稳定的保护膜,湿润眼球、抵御外界的刺激。而冬季空调房中空气干燥不流通,空调吹出的风增加了泪液的挥发,也是干眼的原因之一,但也可能是因为频繁点不合适的眼液甚至眼部寄生螨虫导致,以及刚才提到的年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药物病理、全身性疾病等因素所导致。

  主持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干眼症的困扰,这是为什么呢?

  刘健娣:正常状态下人们每分钟会无意识地眨眼15-25次,通过眨眼在眼表形成薄而稳定的泪液膜,湿润眼球。由于现在的电子产品使用频率过高,每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围绕着不同的屏幕,专注力太过于长,眨眼次数就会减少,导致泪膜挥发后无法及时的补充,眼睛就会直接暴露在外界空气中,进而导致眼表的破坏引发干眼。另外年轻人熬夜、眼部化妆、戴隐形眼镜等也容易引发干眼症。

  主持人:很多人觉得干眼症是个很小的问题,它会有什么严重的危害吗?

  刘健娣:干眼症早期会有各种不适,随着病情进展,不适感会持续加重,难以缓解,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严重干眼晚期可发生角膜溃疡、角膜变薄,出现角膜瘢痕和血管化,甚至角膜穿孔,有致盲的危险。

  主持人:那么,目前治疗干眼症的方式有哪些呢?

  刘健娣:干眼症有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分级,轻度干眼症往往通过眼睛充分休息、物理治疗以及正确使用药物后可以恢复正常。而中度和重度干眼症不仅眼部不适症状更为强烈,而且因为干眼症状反复持久发作,会引起心情焦虑、烦躁等情绪,对日常工作、学习造成困扰,需要及时进行专业治疗。在治疗方面,人工泪液适合所有类型的干眼症,但因为浓度不同、是否含防腐剂等需要选择后使用。还有些患者需要通过睑板腺物理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另外还有强脉冲激光治疗及热脉动治疗等。想要有效且科学的治疗,还是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寻找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测定、眼表综合分析仪等相关检查,找出病因后才能找到适合的方案。

  主持人:针对干眼症人群,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好建议呢?

  刘健娣:针对干眼症患者,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眼睛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2.在光线适宜的环境下用眼,建议每天用眼半个小时需休息,如果需要长期在屏幕前工作,建议戴防蓝光及保湿的眼镜,并注意提醒自己眨眼;

  3.避免长期、频繁使用不合理的滴眼液;

  4.避免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画眼妆,卸妆应彻底;

  5.改善环境,保持周围环境空气的湿度。避开有刺激的环境,如:新装修、有化学制品的环境;

  6.干眼症患者建议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勿食辛辣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油煎食品。多饮水,禁烟酒和浓茶;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8.提倡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

  9.每天热敷双眼一次,有利于缓解眼疲劳和干眼症状。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刘主任的分享,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刘健娣:再见!

(责编:刘祎、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