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清思路明 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工作坚实起步

人民网重庆12月21日电 “100万”“1.4万亩”“60吨、10万瓶”……自2021年5月30日以来,渝北区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办公室内不时传出一串串数字,这是工作队为当地谋发展、搞产业、挣票子在做思考和谋划。
据来自渝港公司的该工作队队长沈晰介绍,今年5月,根据区委组织部选派,他和另外两名同事组成驻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到达新岗位后,工作队连续几个月下村走访调研、收集数据,在茨竹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条工作主线、两项工作方案、三大工作抓手、四个工作机制”的“一二三四”工作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实现高质量起步。
立足当前,工作队按照“一村一情况、一村一方案”的工作思路,深入调研后形成了《关于茨竹镇各村基本情况、优势不足和下步发展思路的调研分析》。系统全面分析了全镇各村居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特别是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5个方面难题,分别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工作建议。如今,这些建议已全部纳入到茨竹镇政府相关办公室和各村的下一步工作中去落地落实。
着眼长远,研究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谋划了大力发展“梨竹椒莓鱼”等特色高效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宜居城镇和美丽乡村、借力高竹新区开发建设机遇推动乡村发展、构建全区北部生态屏障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全镇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7个方面的20条工作举措,让未来5年的驻镇帮扶思路更加清晰、系统性更强、着力点更准。
落实三大工作抓手,深入调研掌握镇情村情。按照分批推进、逐步深入的思路,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周密制定调研方案,重点掌握了各村的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乡村振兴总体思路、产业发展重点、乡村治理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通过2轮现场走访,走遍了18个村居和镇集体经济总公司,同镇领导和相关办公室负责人座谈交流20余次。
针对果树套种土豆、萝卜等销路不畅的问题,工作队主动发挥统筹作用,拓宽多种渠道协调销售土豆、萝卜和其他产品,半年内帮助各村销售农副产品价值20万元以上。三是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振兴。深入产业基础较好的村进行产业发展调研,围绕黄花梨基地改良换种、乡村旅游改造、水产养殖等方面谋划了一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
建立四个工作机制。工作队建立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从内到外、由点及面的覆盖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内部管理机制。制定《茨竹镇乡村振兴工作队职责分工》,全面承接和落实工作队任务清单,细化工作责任。二是工作考核机制。严格落实下乡签到、工作纪实和在岗抽查等制度。三是沟通交流机制。工作队定期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当前紧迫问题。四是责任传导机制。抓住关键少数,通过镇领导带动传导工作责任,加强干部帮扶责任落实,抓好骨干中坚和村居带头人,推动工作责任落地。
沈晰表示,下一步,工作队将会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在继续致力于茨竹镇产业振兴的同时,工作队接下来还将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四方面多下功夫,下好功夫。(胡虹、向诗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五一"假期重庆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84.9万人次
- “五一”假期市民在南滨路观看演出。郭旭摄 人民网重庆5月5日电 (记者冯文彦)“五一”小长假,重庆文旅再次火热出圈,多个景区客流量都达到了高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