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给宝宝洗澡的常见误区

一旦进入寒冷的冬季之后,气温便会开始急骤下降,在此期间,妈妈们最担忧的无非就是给孩子洗澡,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稍不注意就可能感冒。那么,在寒冷的冬天给宝宝洗澡宝妈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误区一:冬天出汗少 要少洗
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儿保科主任沈洁表示,冬天虽然出汗少,但是宝宝新陈代谢快,活动量大,皮肤上会有外来的灰尘吸附,也容易出汗,还有新陈代谢脱落的皮屑,再加上自己本身分泌的油脂、汗液等会附着在皮肤和衣服上滋生细菌,会刺激宝宝肌肤,所以也需要洗澡。
误区二:每天都要给宝宝洗澡
频繁洗澡,会破坏宝宝皮肤上的皮脂,导致宝宝皮肤变得又干又燥。所以冬天洗澡,一周 2-3 次最好,每次洗澡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在没给宝宝洗澡的那一天,建议给宝宝洗小澡,也就是除了脸、脚之外,还要给宝宝清洗一下屁股。这要是由于新生儿每天大小便次数较多,所以每次大小便后都要用温水进行擦拭清洁。
误区三:宝宝起湿疹不能洗澡
当遇到宝宝出现湿疹的情况下,更应该给孩子洗澡了。出现湿疹均是因为宝宝皮肤上出现了感染,而洗澡可以帮助他们起到清洁的作用,但洗澡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最好保持在35摄氏度左右。尽量不要用沐浴液,以免刺激皮肤。在洗的过程中注意好力度和手法,以免搓伤宝宝娇嫩的皮肤。
洗澡时这三个提前要做好
提前浴室加热
室内温度太高会让宝宝失去水分,一般控制在25-28摄氏度左右即可。
提前调好水温
用胳膊的内侧感受水温是否合适。一般来说,水温和胳膊内侧温度相当或稍微暖一点最合适。
提前做好保湿
每次洗完澡都要仔细擦干,及时涂抹润肤乳,特别是秋冬干燥,不仅皮肤容易干裂,还是湿疹高发的季节。(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