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孩子近视,每个年龄段的重点不同
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但作为部分家长,却对近视防控知识的了解并不足够。
《2021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显示,61.3%的家长在孩子近视后,才知晓近视可以被预防;22.9%的家长从未给儿童青少年进行连续性综合性的检查;54.6%家长对近视手术的认知存在误区。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预防近视重点,重庆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屈光科专家汪红给出了具体建议。
0-6岁:从小就要建立视力档案
0-6周岁阶段,孩子视觉系统处于从刚出生时的“远视眼”向“正视眼”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家长应格外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
1.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进行视力筛查。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3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3岁之前就可以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了解孩子的视力水平。
2.电子视屏要严控
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造成不可逆眼部损伤。
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3.充足睡眠10小时
幼儿的营养水平和睡眠质量与成年后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应注意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6-12岁:要加强户外活动预防近视
《2021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显示,儿童近视初次确诊时间在6.75岁。
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需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近视防控应以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定期密切关注视力与屈光发育情况,预防近视发生。
1.户外活动2小时
《趋势报告》显示,儿童青少年日均室外活动时长为1.27小时/日,一线城市为1.34小时,二线城市为1.3小时,三线城市为1.18小时。
汪红提醒: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2小时以上。
2.眼轴监测很必要
眼轴可以理解为眼睛的长度,高度近视的人眼轴长度会比普通人长。
眼轴是体现孩子发育的重要指标,如果孩子的眼轴在短时间内增长非常快,意味着可能出现近视趋势。
小学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检查。在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时,可以加入眼轴监测,了解孩子近视趋势,从而提出精准建议。
3.正确用眼不能忘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
晚上孩子近距离用眼时,应将台灯放在书写手正对的一侧,同时将室内的主照明灯打开,让房间光照充足。
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
12-18岁:做好“三个20”预防近视
《2021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指出,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对近视防控知识仍存在许多误区。
调研显示 86.4% 的家长认为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但他们中 61.3% 是在孩子近视后被医生告知才知晓的,对具体预防方法也并不明确,从而导致行为和认知分离。
在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方面,我们还需要做的更加精准,中学阶段,近视防控需要孩子主动参与和多方支持。
初中阶段仍应以防为主,高中阶段身体发育逐渐接近成年,应坚持防控近视,已经近视的要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学生要重视防控并发症。
三个“20”多提倡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
《趋势报告》显示,儿童青少年日均校内近距离用眼约8.49小时/日,其中一线城市约为8.3小时/日,二线城市约为8.51小时/日,三线城市约为8.65小时/日。
中学生学业压力增加,应避免连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
牢记“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视屏距离要保持
中学生应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的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
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重庆华厦眼科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启动关爱环卫工人专题活动 市民可线上献爱心
- 人民网重庆3月21日电 (刘政宁、姚於)日前,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妇联、市慈善总会联合主办的“城市因你而美,关爱城市美容师”关爱环卫工人专题活动启动,活动将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和关心关爱环卫工人。 “环卫工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