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金融消保知识科普系列之一
中行重庆市分行提醒:网络贷款还要交“贷款认证解冻金”?警惕圈套
一年一度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即将来临,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权责意识和风险意识,助其自觉远离和认清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引导金融消费者理性维权,构建和谐、绿色的金融消费环境,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面向广大市民推出金融消保知识科普系列分享。
消保口诀:
陌生电话须警惕,不要随意汇资金;遇到恐吓要冷静,专业咨询才放心。
案例:
某日,客户T女士前往银行办理汇款业务。银行人员向T女士了解汇款用途时,T女士称为“贷款认证解冻金”。客户的表述引起了银行人员警觉,银行人员进一步询问客户具体情况。
原来,T女士通过网上一个不知名的贷款平台申请了5万元贷款,并填写了个人重要信息。不久后便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贷款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其贷款已成功放款,但由于把收款卡号录入错误,导致该笔贷款资金冻结至“**内部清算中心”,需要“中国**管理委员会”进行内部核实后方可解冻。但同时,客户必须缴纳1.5万元的“认证解冻金”到指定账户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后连同贷款金额一并返还给客户,总到款6.5万元。若客户不进行认证,将通知法务部门介入调查,联系客户的紧急联系人,必要时将联系客户当地公安机关以恶意套用贷款罪,上门取证调查。
对方还通过微信、支付宝加T女士为好友,并向T女士发送了一张抬头为“中国**管理委员会文件”的图片。因收到对方恐吓诱导,T女士赶紧来到银行进行汇款。
银行人员判断这很可能是不法分子打着监管机构、公安部门旗号诱导恐吓T女士的圈套,遂立即安抚T女士,并向其讲解了正常的贷款业务流程、分析该事件中的疑点。通过银行人员的劝导,T女士意识到自己已不知不觉走入了骗局,遂放弃汇款。
风险提示:
正常的贷款业务中,如果借款人提供了错误的卡号,会导致放款失败,贷款机构会直接要求借款人提供新的卡号,并不存在冻结贷款资金并向借款人收取“认证金”“解冻金”的情况。
不法分子为了诱骗群众尽快汇款,往往会打着监管部门、有权机关的名号,以“上门取证”“调查定罪”等言辞恐吓群众,并通过个人微信主动加好友,发送“正式文件”以骗取信任。
金融消费者在遇到类似情形时,一定不要害怕慌张,要先冷静下来,向家人亲友、银行工作人员、公安机关人员进行咨询或反映问题,多听听亲友和专业人员的分析和建议,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资金汇给陌生人。(中行重庆市分行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启动关爱环卫工人专题活动 市民可线上献爱心
- 人民网重庆3月21日电 (刘政宁、姚於)日前,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妇联、市慈善总会联合主办的“城市因你而美,关爱城市美容师”关爱环卫工人专题活动启动,活动将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和关心关爱环卫工人。 “环卫工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