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测血压一样普及、重视肺功能检查
“我就是有点咳嗽、咳痰,走路有点累,吃了几天药,还是不好,我来照个片看看肺部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都感冒2.3周了,老是咳嗽、咳痰,这次吃了十几天的药还是不好,这几年每年秋冬季节都要发,太烦了”
“我这次走路都感觉有点累了,我是每天都有点咳嗽、咳点痰,抽烟的人都这样,这很正常”……临床门诊工作中,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治华经常遇到患者因咳嗽、咳痰前来就诊。
“这时候我们呼吸科医生就会想得多一点,问得也会多一点,我们在考虑可能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常见疾病时;要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长期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吸烟或吸二手烟史等。”谈起临床工作,王治华直言,目前我国慢阻肺防控存在“两高两低”的现状。
首先是发病率高,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口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7﹪,全国有1亿慢阻肺患者;其次是死亡率高,每年因慢阻肺病死亡人数接近100万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给社会、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两低”,第一是知晓率低,不到3%的慢阻肺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罹患慢阻肺病,97%的慢阻肺患者尽管可能有长期咳嗽、劳累后呼吸困难症状,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是慢阻肺病;第二是早期诊断率低,我国大约仅有10%的人被正确诊断,且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重度甚至极重度的慢阻肺病,错失早期干预和治疗的良机,因此建议有呼吸道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出现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活动感气促、胸闷症状时,及时到呼吸专科就诊,行肺功能检查了解肺功能情况。
“很多人认为经常咳嗽对健康影响不大,这也正说明了群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王治华强调,临床中呼吸系统的慢病管理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希望更多人重视慢阻肺管理与肺部康复。
呼吸系统慢病管理到底有哪些内容?对此,王治华介绍,患者到院后通过规范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问卷筛查、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等规范化诊断后,医生会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建档建群,进行综合干预。如定期监测、随访、宣教、治疗等。
“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肺功能中重度减退患者,建议行肺康复治疗,我们科建立了专门的肺康复群,不定期在呼吸慢病群和肺康复群中发送一些科普宣传资料,做一些随访,回复患者咨询问题,加强医患互动,督促指导患者在家坚持行肺康复训练。”王治华介绍,通过这些呼吸系统慢病管理,增加了医患信任,减轻了患者呼吸道症状,改善了睡眠障碍,减少了急性发病次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缓了病情进展,降低了死亡率。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王治华建议以下三类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1.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口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7﹪,建议健康管理机构对40岁以上人群都应该进行肺功能检查,更应该在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中进行筛查。
2.对有呼吸道疾病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行肺功能检查。呼吸道疾病高危人群:①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人群;②燃料烟雾接触人群,如长期把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作为燃料者;③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人群,如石匠、隧道工、养路工、化工厂员工等等;④空气污染较重地区人群:大气中颗粒物质(PM)和有害气体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⑤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人群(包括慢支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等)。
3.对于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爬坡上楼或平路快步行走感呼吸困难、胸闷、喘息,就是俗称的有咳、痰、喘的人,高度怀疑为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扩、间质性肺病患者,均应行肺功能检查。(蒋永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