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痛是胃病?专家教您避开误区

胆石病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俗称胆结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胆石病的发病状况虽有改善,但仍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尤其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更为严重,胆石病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2.57:1。
“我们常说的胆结石,通常是指的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在全部胆结石患者中比例占到80%,主要见于成年人,发病率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也是女性多于男性。”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肝胆乳甲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许伟介绍。
提高疾病认识是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据悉,胆囊结石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与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手术、回肠手术、肝硬化、溶血性贫血、地区饮食习惯等均有一定关系。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的患者表现为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包括胆绞痛、长期上腹部隐痛不适等症状。
许伟指出,不管是胆囊结石还是胆管结石,最重要的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很多老年患者,有一点腹痛就认为是胃病,自己在药房买药,花了很多冤枉钱,病却没有治好,胆囊结石拖成了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等复杂的情况。所以,重视自身的健康情况,做好常规体检,提高对胆结石疾病的认识,是提高我们广大老年患者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胆囊结石无论是否有症状 首选手术切除
据悉,对于胆囊结石,2021年最新的专家共识是无论是否有症状,首选的治疗方案,就是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肝胆乳甲外科从90年代就率先在重庆市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胆囊结石患者占到科室门诊和住院患者一半以上。近30年来,为数万名患者成功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帮助广大胆囊结石患者恢复了健康,尤其在老年胆囊结石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0年,科室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在九龙坡区率先开展了内镜ERCP取石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等。许伟介绍,这种手术的优点在于不开刀,不会留下伤口和引流管,患者恢复时间短,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已经开展了近200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到70%,为很多老年患者减轻了手术的痛苦,达到了市内的先进水平,得到了老年患者的肯定。”
正确认识胆结石 要避开这几个误区
除了上述中讲到的“腹痛就认为是胃病”,临床中,老年患者对于胆囊结石还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对此,许伟进行了解答。
胆囊结石不痛不用手术,等到出现反复疼痛时再手术。许伟指出,这是个错误的观念,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结石大小、数目、病人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等情况来判断。
胆囊结石可以通过中药、经络等方式排石,或者可以用激光、震波碎石。这种观念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胆囊是通过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相互交通的,胆囊管的直径一般在2-4mm,胆囊管黏膜呈螺旋状突出在胆囊管腔里,因此胆囊结石几乎不可能经过这么纤细的胆囊管排出来。中国人的胆囊结石绝大多数是胆固醇结石,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溶石或化石,也没有设备可以有效的碎石。因此认为中药、经络、激光、震波可以排石、碎石其实是个误区。
胆囊结石痛得不厉害服药就够了,等痛得厉害了再手术。其实这也是个误区。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段已经完全微创化了,治疗过程几乎不会有痛苦,恢复也很快。但是如果等到胆结石反复发作,甚至化脓,出现严重粘连、萎缩、机化等情况,微创的治疗手段常常无能为力,只能开刀处理,特别是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较差,有的甚至引起胆囊坏死穿孔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这种观念常常使本来很容易治疗的胆结石变得复杂化,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自然病人遭受的痛苦也会随之大大增加。(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