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健康视觉

警惕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2022年04月22日10:53 |
小字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我是主持人文彦。

  眼睛是心灵之窗,我们透过双眼来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传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当我们面对面沟通时,往往有大部分的时间是注视着对方的双眼,所以一双明眸大眼是很多人的希望拥有的。但是,过于大、突出的眼睛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情,有可能是患上了甲状腺相关眼病。

  今天我们来到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邀请到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袁洪峰,和我们聊一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相关话题。

  主持人:袁院长,你好!

  袁洪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袁院长,大家对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还是很陌生,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如何发生的?

  袁洪峰:甲状腺相关眼病,又称graves眼病,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病之一,常见的表现是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复视,严重时会出现角膜溃疡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导致失明。甲状腺相关眼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中多数是甲亢,少数是甲减,另有5%左右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发病年龄从小孩到老人都有可能发生。

  主持人:甲状腺相关眼病是眼眶病的一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袁洪峰: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程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活动期患者会出现眼部胀痛、结膜充血、畏光、流泪,以及复视加重等表现,此时较好的治疗方式是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或是眶内局部注射激素,如不能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采用眼眶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原则是保护视功能,纠正复视,改善外观。因此,当出现暴露性角膜溃疡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时,需及时行眶壁减压手术,尤其是鼻内窥镜下眶内壁减压可以更好地解除眶尖部的压力,挽救患者的视力。对于中重度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治疗下,使甲状腺功能及TRAB正常并稳定半年后再行眼眶减压术治疗眼球突出。

  主持人:据了解,前不久医院为一位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实施了一例眶减压+角膜移植联合手术,为什么要进行联合手术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是都需要做角膜移植吗?

  袁洪峰:这个患者是由于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眼球突出,造成眼睑不能闭合,进而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发展成角膜溃疡后穿孔。角膜穿孔是眼科的急症,需要急诊手术修补,以防止细菌感染导致的眼内炎,一旦发生眼内炎,多数都会导致眼球摘除。因此患者急需的治疗是修复角膜穿孔,最好的也是最有可能恢复视力的办法就是角膜移植。

  但患者是眼球高度突出导致的眼睑闭合不全,最后造成的暴露性角膜溃疡导致的穿孔,如果单纯做角膜移植无法解决眼球突出造成的眼睑闭合不全,最终角膜植片还会出现暴露性角膜溃疡而再次发生穿孔,因此需要做了眶减压才能做角膜移植。而且,眶减压手术可以降低眶内压,减少视神经受压而发生萎缩的可能性。

  但若先做眶减压手术,等眼睑可以闭合后再做角膜移植手术,需要两次手术,增加麻醉的风险、眼内感染及甲亢危象的发生概率,还有经济负担。而爱尔眼科有眼库,我可以与角膜病专家做联合手术,从而减少以上的风险。

  主持人:此次联合手术有哪些难点?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有什么意义?您有何感想?

  袁洪峰:此次联合手术主要存在的难点和风险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好甲功,减少手术时甲亢危象的风险;患者角膜穿孔及溃疡的面积大,其下方靠近角膜缘,且眼部处于炎症活动期,如何减少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概率;并发性白内障是否需要同时处理,以及长时间的前房消失,如何避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眶减压手术采取何种方式,理论上需要做眼眶内外壁平衡减压,但常规的减压方法都会在术中操作时压迫眼球,这会对角膜移植产生影响。而单纯的鼻内窥镜眶内壁减压是否能达到充分的减压效果,术后眼睑是否能完全闭合,通过多学科的详细讨论,我们最终采取了角膜移植联合鼻内窥镜下眶内壁减压的方式,由角膜病专家周奇志教授与我共同主刀,顺利完成了手术。

  目前看来,效果不错,患者右眼球突出已明显好转,从术前的19 mm回退到现在的14 mm,闭眼恢复正常。但对病人而言,还需要长时间的合理控制甲状腺功能,以及抑制排斥反应促进角膜植片的透明,等这些情况都正常了,还需要做白内障手术恢复视力,任重而道远。

  虽然类似联合手术目前还未见报道,我们也实现了突破和创新,让手术很成功,但我并不想再见到因甲状腺相关眼病而导致角膜穿孔的患者,希望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这类患者明白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可以治疗的,早发现、早治疗,不会失明。同时,我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在眼眶病及眼外伤领域,孜孜以求,奋楫笃行,争取能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治做点贡献。

  主持人:关于甲状腺相关眼病,袁院长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袁洪峰: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自限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调节是病情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早发现、早治疗,充分重视,及时干预,可以大大减少由于贻误治疗而造成视力或外观严重损害,不得不手术治疗的被动局面。同时,避免吸烟、压力过大、血脂高、失眠等因素加重疾病的发展。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袁院长的分享,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袁洪峰:再见!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