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胃痛是怎么回事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胃痛是人们常常遇到的胃部不适症状,而很多人应对的方法就是吃点止痛药缓解。但如果长期胃痛,患者需警惕是消化道溃疡发生。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溃疡性疾病,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诱发,其中疼痛为主要症状,且多为周期性发作。
饭前疼痛、饭后缓解可能是溃疡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医生表示,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幽门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进食后缓解。
部分患者也有这样的疼痛规律: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需进餐来缓解。而约半数患者会午夜痛,患者常会在夜间被痛醒。这样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接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但老年患者需格外注意,因为老年患者的疼痛常无固定部位,也缺乏明显的时间规律,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
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数年或十几年。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患者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在接受有效治疗后发作期会显著缩短,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的仅数周或数月,长的可达数年。
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情绪或解热镇痛药、消炎药物诱发。
警惕急性和慢性穿孔
消化性溃疡若长期不愈,有发生急性或慢性穿孔的风险。如疼痛加剧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抑酸剂缓解,可疑为出现了慢性穿孔。若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整个腹部时,则可能是急性穿孔。如果突然眩晕,则可能并发出血。患者需警惕这些症状,一旦出现需立刻就医检查治疗。
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
消化道溃疡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平时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建议患者饮食注意以下几点:
宜食用质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体积大、坚硬、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建议每天吃四五顿、每次六分饱。少量,可减少胃酸分泌;多餐,可弥补食量之不足。一般每餐不宜过饱,以正常食量的2/3为宜,每日进餐4-5次。定时定量对维持胃液分泌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为促进溃疡愈合,需提供营养全面的膳食,特别是选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品很有必要。
烹调方法不宜采用干炸、油炸、腌腊、醋溜等方法,忌过甜、过咸、冰冻和过热饮食。(重庆东大肛肠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