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举办教学工作坊直播课堂
近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播课堂《明亮的对话》第二季第2集以“平凡的大国工匠 非凡的成长故事”为主题,开展了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学校邀请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最美巴渝工匠、重庆英才,享有几十项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的康复工程专业带头人陶科,与学校思政老师共同授课。
一堂以“课前实践调研”为教学起点的思政课
直播课前2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学生们便收到了一份主题为“你心中的大国工匠”的校园采访调研作业。在接受采访的100多位学生中,谈到对“匠人”如何理解及如何成为“优秀技术人才”时,大家既有迷茫困惑、也有憧憬期盼。大家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每一个人在岗位上的敬职敬业与精益求精,是对每一件产品的精雕细琢。同时,大家也表示在期盼自己能成为“匠人”时的过程中,有不少困顿,渴望找到适于自我条件的道路。
课堂上,陶科针对学生的困惑从“高标准的技术技能”“以技能引领发展的理念”“高度的使命感”等方面为大家耐心答疑解惑,与现场学生及线上观众积极互动。该思政课以实践调研为基础,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课堂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能学有所获。
一堂满载“大思政”育人元素的思政课
课堂上,学校思政课老师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培育着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陶科则结合康复工程专业,围绕创新、学生职业发展及职业技能大赛等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
陶科分享了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和感受,他鼓励同学们要主动参加比赛,把比赛看成是学习与成长的平台,在比赛中磨砺意志,精进技艺;以平常心来看待比赛中的失利,在分析自我、分析对手、分析比赛中获得收获;同时,他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详细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优势,勉励学生要增强对职业发展的信心与底气。直播课组织老师表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通力合作,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形成有效育人合力”。
一堂秉承“师生双主体”育人理念的思政课
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建构“师生双主体”协调互动对全面提升良好育人效果非常关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明亮的对话》直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核心地位性,以“学生实地调研中获取的一手问题”为导向;课堂嘉宾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现身说法为学生解忧解惑,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课堂形式,“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精神;另一方面,线上线下观众与直播嘉宾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探讨问题,以更为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让课堂更加‘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一堂“紧扣时代脉搏”的思政课
本次直播课中,陶科围绕“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如何练就过硬本领、加强精神传承、破解走向“大国工匠”面临的困境等话题,向学生讲述职业教育为学生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需要传承与弘扬的工匠精神;同时,结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勉励学生要用更为积极奋进的心态对待未来的职业发展。
陶科给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宝贵建议:“一是要珍惜时光,尤其是要抓住宝贵的学习光阴,专心致志练就本领是关键;二是要明确目标,把阶段性目标同长远目标结合,不断思考实现路径和方法。要形成正确价值观,始终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三是要重视团队力量,形成积极向上不断奋进的团队”。他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切实困难与疑惑,围绕职业教育展开讨论,为学生成长助力。
课堂结束后,同学们认真地梳理了课堂收获,大家感到对自身所学专业多了不少由衷的热爱,对自我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趋清晰的认知,也多了不少对职业教育的更大期盼和信心。
据了解,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明亮的对话》直播课堂第二季拟推出10集“敬职 敬业”大思政系列直播课,以多样的新媒体直播形式诠释职业教育人的“思考与担当,情怀与梦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