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人物访谈

重庆八中:面向未来教育,探索推动跨学段融合

2022年06月24日12:10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唯分数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评价方式难以指引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和明确自我发展方向……中学教育如何呼应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大学教育又如何反哺中学教育?在重庆,有这样一所中学,一直致力于打破中学与大学学段藩篱,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贯通融合,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在重庆市政府最新公布的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普通高中与大学融合育人实践探索》成功摘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该课题历时17年探索实践,实现了中学与大学教育在育人理念、育人机制、课程体系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对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近日,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校长周迎春做客人民网演播室,分享了学校跨学段融合育人的探索经验。

关于理念:学段贯通、融合育人

周迎春,中国数学基础教育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普通高中与大学融合育人实践探索》项目的负责人。在他28年的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对教育的执着探索和深层思考。

主动变革育人模式

1994年9月,周迎春背着行囊来到重庆八中,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数学老师。

“刚入职那几年,我拼命提升学生分数;之后我开始研究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收获成绩,更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周迎春说,自己就是一个高考摆渡人。过去,河对岸是985、211高校。现在,仍然是摆渡人,但对岸成了辽远深邃的全人发展。

重庆八中是重庆市首批省级重点示范中学,被北大、清华、“卓越联盟”等高校确立为优质生源基地,备受家长以及考生的青睐。就是这样的一所名校,已在普通高考、自主招生等赛道连年奏凯,为何还要主动变革育人模式?

“教育终究指向人的发展。”朴素的话语,道出周迎春改革的初衷。他直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要精准研判、提前布局,构建起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段贯通、融合育人

融合育人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大方向。早在2005年,重庆八中就开始了高中与大学有效衔接的探索,从课程、教法、学法、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我们树立了‘学段贯通、融合育人’理念,将教育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融合。”周迎春介绍,“学段贯通、融合育人”理念着眼于培养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学段贯通”是指从育人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打破高中与大学学段间的割裂,将教育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纵向有机衔接;“融合育人”是多维度多方式融合育人,通过理念融合、课程融合、项目融合、评价融合等形成横向协调配合,包含跨学段融合、跨学科融合、跨区域融合,最终实现学校系统培养,学生多元发展。

关于机制: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项目共振

中学与大学如何融合?重庆八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门办学,兼收并蓄,加大与多所大学合作互访,在育人理念、课程设置、育人方式方面交流融合。

与二十余所高校建立融合育人协作体

在机制构建上,学校成立了“重庆八中融合育人指导委员会”,制定《重庆八中‘普通高中与大学融合育人’实施方案》,为融合育人的实施深化提供校内制度保障。

同时,牵手北大、浙大、复旦、上交、同济、南大、哈工大等国内二十余所高校,建立“中学与大学融合育人协作体”,共同研究实施跨学段融合育人,逐步建立了“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项目共振”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育人方式系统性变革。

项目初期,重庆八中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开展“雏鹰计划”,与重师开展“创新实验”项目等,2021年4月,重庆八中成为北京大学首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2021年6月,重庆八中与哈工大签订建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战略协定……重庆八中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共育实践,更好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实现了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同频共振。

“一对一”导师制,开展研究性学习

大数据背景下短视频对旅游业的影响;盲盒经济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社会生态学与动物行为学角度,对在校就餐期间学生进食情况分析……这些是重庆八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重庆八中与北大、清华、同济、哈工大等高校密切合作,在课题项目、师资力量、硬件资源等方面共享互助,为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供物资保障和外部支持。同时,以高中教师为主体、大学教师协同的方式,进行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师资配备、场馆共享、项目开展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方位建构,为融合教育系统构建奠定行动基础。

除了内容,学习方式也进行了深度融合。

重庆八中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在高一和高二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和社群学习,研究成果由高中、大学教师共同组成评委进行评审评价,部分成果被北大、清华等名校认可;通过由学生自主开发“创客微课”,改变传统学习资源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泛在学习,使学习方式更为灵活,学习时空更为广阔。

关于课程:“三层六元”体系

课程是融合教育的实施载体。

2005年,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平台,重庆八中着手探索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关联,寻找知识衔接点、理念渗透点。经过十几年持续探索,不断打磨迭代,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三层六元”融合课程体系,为融合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

金字塔式逐级升阶

“三层六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逐级升阶的课程体系。

第一层次是面向人人的基础课程,对全校每位学生开设。有一体化课程、智慧云课程、三创课程等。

第二层次是发展个性的拓展课程,同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主选择部分课程参加。包括学科精修课程和活动探究课程。

第三层次是培育志趣的卓越课程,面向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的学生开设。

校园周边热卖的零食,辣条绝对排得上号。这种号称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小零食,口味香浓、售价低廉,受到不少学生的喜欢,但这些火爆畅销的辣条实际卫生质量堪忧。既然大家都爱吃,自已做一款健康版“辣条”可好?初中部的沈夕哲同学经过大量资料查找、调研,探索制作出一款特色健康辣条。

公共交通对残障人士出行不友好,同学自己调研后,提出改良公交车设计、增设轮椅通道和“残障人士护理服务站”等建议;为推广重庆地方特产,同学们联想到将地方特产“搬上”高铁,助力乡村振兴……

上述实践探索成果,就是源于学校的“三创课程”。指向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培养,使学生具备能多角度看问题、将想法转化为解决方案、继而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

因为热爱,所以坚定

这个春天,高三应届毕业生陶立宇成了八中校园的风云人物。

去年,他就获得了“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保送资格(由姚期智院士创建、全国最顶尖的计算机实验班,每年全国仅录取50人,有“年薪百万招不到姚班毕业生”的说法)。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他放弃了“姚班”,选择备考“丘班”——这是清华大学2022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八年本硕博连读,是无法转专业的纯数学研究班。

陶立宇在“丘班”申请表上写道:“如果能力允许,我也期望能为祖国乃至人类的数学事业做出一些贡献。”周迎春说,那一刻,他被这个18岁少年对数学的热爱与坚守所感动。

“他最终如愿考上了。因为热爱,所以坚定。”周迎春期待,通过学校的融合课程体系,在培养夯实学生全面基础的同时,通过拓展课程和卓越课程的培育,培养出一批像陶立宇这样志趣坚定、卓越领军的未来英才;培养学生从专注成绩到追求理想,由产生兴趣到追随志趣,最终成长为理想坚定、才能卓越的大学后备人才、未来领军人才。”

关于践行:超200个班级“云牵手”

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方针指引下,学校由重分数向全面育人转变,通过学段贯通、系统培养,打通了中学与大学的融合育人通道,丰富了育人策略。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因材施教得以切实保障。

异地同堂,原汁原味

重庆市奉节县竹园中学一间教室内,大屏幕上,重庆八中的老师通过云连线完成教学,竹园中学的老师在现场配合共同完成。

这就是“双师课堂”,即两个教师同上一堂课——竹园中学作为线下班落地,由本校学科教师和重庆八中学科优秀教师,课前共同备课,形成“教案”“学案”“备课案”。再由重庆八中学科教师,通过线上方式,对竹园中学学生直播授课。竹园中学教师,还要充分结合课堂实时情况,在远端班内组织具体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及时引领课堂讨论、及时答疑跟进、及时微调作业布置、及时线下辅导等工作,确保课程高质量落地。

周迎春介绍,“双师课堂”秉承“异地同堂,原汁原味”的理念,在新高考政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重庆八中的融合教育课堂,建立起课堂“八同”原则,即:同老师、同教材、同教辅、同教研、同上课、同作业、同测试、同评价,为远端学校学生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目前,全市已有51所初中、55所高中、超200个班级,加入重庆八中智慧云校“双师课堂”,是重庆市范围内“云牵手”覆盖学校最广、惠及学生最多的“云校”。

成果辐射50余所高中

17年探索实践,重庆八中跨学段融合育人有了诸多实际成效——

据统计,近年来,重庆八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1277项,形成了484份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获市级、国家级中学生科技创新类奖项1136项,国际奖项10项;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获奖376项,田径、排球等获268个市级冠军,71个国家级、国际奖项;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获市级奖牌594枚,国家级和国际奖牌145枚。

据项目组追踪调研,毕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持续发展,近十年有万余人次获各类奖项或表彰。

与此同时,在融合育人探索中,重庆八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先后被确立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目前,其融合教育成果已辐射到国内外50余所学校,数十万学生受益,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

“教育变革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融合教育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一个全新方向。”周迎春说,重庆八中将进一步“更长链”贯通培养,探索小学和初中的跨学段融合育人,开发体现学习目标连续性和进阶性的融合教育课程,建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段贯通的“6+6+n”融合育人原创性改革范式,实现学生可持续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贯通。(周小平)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