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医视界

“不负使命 守护生命”她们是群众心中的“暖护” 

2022年07月15日17:10 |
小字号

“我们护理人员就像这双托举生命希望的手,它同时也像一团橘色的火苗,点燃着自己,温暖着身边的人。”7月6日,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举行2022年度护理大会,回顾了医院护理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经验,展望未来,医院护理部对“三六一度 打造暖护”护理品牌文化标识含义进行了解读。

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三六一度 打造暖护”护理品牌文化标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会上,护理部主任邹依然介绍医院自2019年正式推出“三六一度 打造暖护”护理品牌取得的成效。三年来,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护理品牌理念深入人心,护理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如今,医院护理人员共573人,专科毕业以上护士占比达100%,其中本科生占比达70%,硕士研究生3名,培养专科护士达20%,获得国家型专利25项,发表论文93篇,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暖护”具体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打造的?对群众来说,“暖护”又意味着什么?他们用自己的故事给了“暖护”最美的解答。

“暖护”关键词:专业

代表人物:骨科中心护士长邓美菊

邓美菊(左二)带队查房。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从一所乡镇卫生院,到如今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邓美菊见证了医院的一路发展,而她也从一名普通的护理人员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骨科护士长。作为管理人员,她用精细化的管理和专业的身心护理,诠释了“暖护”的含义。

“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你不吃饭肯定是不行的。”“你这样做的话,你父母该有多难过呀?”“你看大家都在关心你,你不要放弃好吗?”……2021年11月,30岁的汪先生因抑郁症轻生致腿部多处骨折,刚住院时,以不吃饭、不说话进行抵抗。为了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重见生命的美好,邓美菊带领护理团队为汪先生制定了个性化护理方案。没家人看护?护理人员自发筹钱为他买饭、买水果;没朋友看望?心理小组专科护士和心理科医生时常过来劝慰;慢慢的,汪先生说话了,脸上也有了笑容,邓美菊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专业,是很多患者对两江一院骨科护士的第一印象。邓美菊认为,哪怕是打针、发药这样的小事,也蕴藏着技术含量。作为管理人员,她认为护理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护理质量体现在扎实的基础护理和特色的专科护理。为此,她在管理中,以追求病人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落实“六举措”“六服务”“六合作”的医院“三六一度”护理品牌措施,全面推行“建机制、改模式、重内涵、创特色、抓素质、强合作”护理管理六举措;进行病人从入院到回家后的“热心接、耐心讲、精心护、诚心帮、温馨送、爱心访”链条式全程护理六服务;倡导“互尊重、互关爱、互谅解、互督促、互补位、互协作”医护“六合作”,为病人提供有质量、有温度的护理服务。同时,结合层级管理,将护理团队设置亚专业组四个,让护理人员成长目标更明确、专业发展空间更大。

事实上,骨科护理团队的成长只是两江一院护理部打造“暖护”的一个缩影。按照规划,3年内,医院将完成护士配比达标、护理后备管理人才储备、打造“暖护”队伍的目标,5年后,完成护理教学培训基地、打造精品护理品牌、成为区域性市级护理重点学科或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

在此计划下,越来越多的优秀护理人才正成长为领域专家。临床方向,可以从责任护士成长为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护理学科带头人;教学方向,从带教护士成长为教育护士、片区教学组长等;管理方向,从护理组长成长为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副护士长、护士长等,为护士搭建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暖护”关键词:感恩

代表人物:感染科护士焦祖惠

分享故事。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她是一名90后藏族女孩,是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是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22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焦祖惠。14年前,未满15岁的焦祖惠被白衣天使的救助所感动,决定长大后也要做一名白衣天使去帮助别人,并如愿成为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

去年11月和今年5月,重庆出现本土病例,作为社区核酸采样点医疗“点长”的焦祖惠接到任务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设核酸采样点,安排组员进行采样,出色完成了核酸采集及相关工作。当年的受援者成为了今天的支援者,她的“逆行出征”更是一场“感恩之行”,将爱和温暖传递。

2022年4月,焦祖惠走进校园,给小朋友们讲述她的故事,将真心、爱心和一颗感恩之心传递出去。当她被同学们索要“签名”时,她说:“孩子们眼中的光,让她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未来的希望。未来我将始终怀揣感恩的心,用一次次真诚的服务,真切的关心和帮助,践行好一名党员和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护理部主任邹依然表示,“暖护”简单理解,也可以理解成温暖的护士,这股温暖的力量定然来自她的内心,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价值认同,是一个承诺,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恩。

“暖护”关键词:承担

代表人物:感染科护士长王小琴

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近日,“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2年第一季度人物名单揭晓。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王小琴获得“重庆好护士”称号。从事护理工作22年来,王小琴的故事里写满“承担”,在她看来,这两个字凝结了她的人生信仰和对职业价值的追求。

从普通病区到危急重症室,面对情绪不好的患者以及护理工作最难最重的患者,她总是走在最前面;从感染科到发热门诊,她主动选择到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后,王小琴选择到发热门诊工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在一线工作2年多来,她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用专业、专心、专注服务群众和患者,在圆满完成常态化核酸检测防控任务的同时,还多次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应急状态下核酸检测任务以及重大会议保障任务,以专业素养、贴心服务赢得认可。

在隔离病房的记录本上,王小琴除了轮班的4个小时外,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记录:每天进入隔离病房3次,背着几十斤重的水箱消毒、拖地、打扫卫生等。尽管护目镜早已起雾,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但她总说:“隔离病房的护士很多都是90后,我经常看到她们在病房工作几小时出来,累得直接躺在床上连被子都没盖就睡着了。我是护士长,还是党员,我的身体也还可以坚持,能让年轻人少累点、少点暴露的风险也是我这个大姐该做的。”

“不管患者情绪怎么差,我们一定要微笑。”王小琴说,这是她多年来的护理秘诀,在她的细心呵护下,科室里的患者,不管男女老少都亲切地叫她“小琴孃孃”……她用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将“承担”二字刻画成人生价值,以身作则将“承担”精神传递。2022年,在两江新区“党课开讲啦”课堂上,王小琴作为优秀党员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工作事迹,她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护理人员,面对患者的性命相托和群众的信任,唯有全心付出,敢于担当,才能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如果说医疗决定一家医院的高度,护理则决定这家医院的温度和厚度”,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赵攀在接受采访中引用了王辰院士的这句话,他认为,“暖护”作为医院打造人文护理的重要载体,将随着护理质量内涵的不断深化,“解锁”更多的含义,涌现更多的优秀护理代表。

“护士是离病人最近的人,人文关怀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会上,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振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护理的本质就如特鲁多说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三六一度 打造暖护”护理文化作为医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要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满足群众健康“新需求”“新期盼”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量。(蒋永劲)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