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要闻

胃癌发病率高 医生指出:做好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

2022年07月21日15:50 |
小字号

胃癌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WHO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3位。近年来,我国胃癌5年相对生存率有所升高,从27.4%提高至35.1%。

据重庆松山医院(原北部宽仁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介绍,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诊断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即使接受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仍<30%,而早期病例经过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可>90%。

胃癌高风险人群

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早期癌和癌前病变

胃早期癌指癌组织仅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不论是否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胃癌前病变指已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学变化,即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胃癌筛查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

在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进行Hp感染检测筛查。推荐首选尿素呼气试验(UBT)进行Hp的检测,血清Hp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作为UBT的辅助诊断措施。

2.胃癌其他生物标志物筛查

不建议将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检测单独用于胃癌筛查。

PG、G-17、MG7-Ag和血清Hp-Ag等联合检测,配合评分系统或许有利于胃癌的精准筛查。

我国发布的胃癌筛查共识认为,联合2种及以上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提高胃癌的筛查价值。PG、G-17、MG7-Ag和血清Hp-Ag等联合检测,配合评分系统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可有效浓缩高危人群、实现适于靶向精查的人群风险分层,或许有利于胃癌的精准筛查。

3.内镜种类的选择

a.首选普通白光胃镜联合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进行筛查,尤其是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时:胃萎缩、胃肠上皮化生、怀疑早期胃癌。

b.对于不能接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考虑使用磁控胶囊胃镜。

c.灵活选择色素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荧光内镜等新型内镜成像技术。

胃癌预防及随访

局限于胃窦或胃体的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建议每3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

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OLGA)和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上皮化生评估(OLGIM)分期Ⅲ级以上的高危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患者,建议每2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

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且未接受其他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建议术后6个月内复查内镜,然后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制定下一步监测策略。

经ESD切除的上皮内瘤变或常规手术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建议术后6个月内复查内镜,然后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制定下一步监测策略。

根除幽门螺杆菌(Hp):若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Hp感染,推荐根除Hp。根除Hp可以有效减少早期胃癌术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率。对胃癌前病变合并Hp感染的患者,根除Hp也有利于逆转胃部病变的进展。根除Hp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逆转肠上皮化生、降低胃癌风险。因此,推荐对肠上皮化生合并Hp感染的患者行根除Hp治疗。推荐在LGIN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根除Hp。(张霞 於常吉)

来源:重庆松山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