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政务>>要闻

第二届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创新论坛举行

2022年07月31日20:20 |
小字号

论坛现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论坛现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7月30日,2022川渝住博会的配套活动之一、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创新论坛在重庆市南岸区举行。此次论坛以“传承巴蜀文化 振兴川渝乡村”为主题,旨在深入分析川渝两地古镇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共同研讨传统文化有效传承方式,推动川渝两地村镇建设工作互相借鉴,协同发展。

川渝两地古镇古村落保护现状如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在论坛上表示,川渝两地山水相连、文化同源,两地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重庆市有110个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75个村落列入市级保护名录,四川省有333个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1046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今年,重庆秀山县、酉阳县和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泸州市合江县还被确定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下一步,川渝两地应如何让古镇古村落留住乡愁,让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展现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李先逵等5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建议和对策。

李先逵建议,古镇古村落保护中,要注重活态保护理念创新。一是不过度增加新的实用功能,合理“减负”,突出文化内涵;二是保持外部环境空间形象风貌特色不变,内部空间装饰地域风格协调适度改造。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生活,不破坏实体形态与景观空间;四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延续原来的建筑文脉;五是控制过多的添加现代元素、过度开发商业。

英国空间句法中国区首席代表、高级工程师刘宁介绍,“空间句法”就是通过量化研究空间网络的局部及整体的关系,揭示空间自组织发展规律以及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理论和方法。在古镇古村落保护中,空间句法的应用,可以作为有效辅助决策支持依据,在保护决策中更有效地进行空间定义、规划和进行设计。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建筑系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成都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专家赵炜表示,古镇古村落保护实践中,有“四个创新”极具启发意义。即创新“设计下乡”机制、创新乡村建筑“工匠负责”试点机制、创新跨区域连片保护利用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系统推进机制。通过“四个创新”,能够积极影响乡村规划和设计,打造特色环境,整合各方面资金和人才资源,更有利于古镇古村落保护。

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智亚分享了重庆古镇、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几个典型案例。

他介绍,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重庆充分调动发挥社会学术组织、院校、设计机构、专家、专业团队的作用,积极开展“专家进乡镇”、“三师一家”下乡,制定设计下乡人才管理办法、资金补助办法等,在古镇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中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多成效。其中对酉阳龚滩古镇、武隆区土地乡天生村犀牛寨村落、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村落等古镇古村落的保护、活化,既得到当地“原住民”好评,也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石小波介绍,实践中,他们采用区域化、融合化、数字化、运营化、市场化的模式,以人为本的理念,因地制宜,开展对古镇古村落的传承保护、谋划运营,推进以古镇古村为阵地的周边农文旅康融合发展,创新“投融建运”一体化商业模式。在保护的同时也能让古镇古村落的村民一同享受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红利,在乡村振兴中走上致富路。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其悦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住建部门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古镇古村落数字化保护,共建巴蜀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联合川渝两地的高校及相关科研设计单位,共建古镇古村落保护利用的专家队伍;挖掘和培养传统建筑工匠,共建巴蜀传统工匠名录;并发掘整理川渝古镇古村落建筑文化,共同编写巴蜀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系列书籍,不断推动两地古镇古村落发展保护走深走实。(刘敏)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