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焦点关注

医师节特辑丨梁鸿:用所学、尽全力 守护百姓健康

2022年08月18日10:38 |
小字号

大脑是人的“生命中枢”,也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神经外科也成为了极具挑战与难度的医学领域,这个领域的医生常常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梁鸿,作为重庆西区医院神经疾病中心神经外科出色的“舞者”,以谦逊之姿,促成长;以仁爱之心,守病患。十数年兢业,成就温暖良医。

梁鸿近照。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外科医生,是一开始的心愿,也是一生的事业

受家中长辈影响,梁鸿对外科医生格外崇拜,高考填报志愿时,所选专业皆是医学方面。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路求索,深耕临床,督促精进技艺,带领团队不断成长。

梁鸿表示:“神经内镜手术是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内镜手术医生要做到手眼分离、心手合一,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苦练。”为此,梁鸿从夹黄豆到夹小米,从夹芝麻到磨鸡蛋,要求练到磨除鸡蛋的外壳而不损伤硬壳下面的软膜,然后用手术刀切开内膜,再缝合。做完这一切,鸡蛋内的蛋清还不能流出来才算合格。

然而,神经外科的疾病往往伴随着危、急、重等特点,所以一个人的努力始终是不够的,只有医疗团队整体进步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作为新建科室的主任,每一台手术,他都会亲自带队去做,精益求精地追求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更好。

“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未来之路,梁鸿始终坚持为医初心与学者心态,夯实外科技艺,携领团队发展,将治病救人、挽救生命作为一生事业。

手术现场。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患者的充分信任,是医生前进的动力

医患是生命的共同体,患者多一分信任,医生就会多一分勇气;患者多一分疑虑,医生也会多一分顾虑,惟有信任,才能共赢。

在多年前的一次颅脑手术中,病人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复杂,医生先后实施了9次大大小小的手术,才成功治愈出院。

“9次手术,这样的情况,很多病人早就不再对医生抱有信任,或提出转院要求了。”梁鸿说,手术前后,他们对患者及家属做了不少的工作,让其充分了解手术的情况与难点,以及将会面对的问题。可能正是因为多次详细的沟通,病人才会信任,也是因为信任,医患才能协作同心、最终战胜疾病。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但患者的信任,是医生前进的动力,也是行医途中为之努力的方向。

梁鸿在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年会上汇报工作。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医者仁心 化解“陌路”病疾

梁鸿的老师曾说:“为何父母能在几百个小孩的放学门口一眼看到自己的小孩,因为熟悉。从医也是如此,专业程度,以及娴熟的技术能力决定了第一眼的判断。”

在一次旅行的途中,梁鸿偶然间发现一名鼻大、唇厚、手指增粗,典型肢端肥大症表现的颜先生(化名)。出于医者本能,他向颜先生表明了自己医生的身份,详细询问手、足、视力近年变化之后,建议颜先生去神经外科或内分泌科检查。经过脑部核磁检查后发现垂体腺瘤,好在肿瘤目前形态较小,经过微创手术后,预后良好,恢复正常。

梁鸿介绍,垂体腺瘤种类多样,颜先生此类也叫做肢端肥大症,除了外貌变化外,远期还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血压高、心脏肥厚等危害。

手术现场。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向陌生人指出病情,在普通人看来是非常“社死”的事,但对于梁鸿来说却是“知而不言者,实不为医”。近年来,梁鸿通过“面诊”,已为5位陌生人诊断出脑垂体瘤。

“用所学,帮助病人挽救生命,是作为医生的本职而已。已经成了一名医生,那就多一分善意,多一分温度。”梁鸿说。(重庆西区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