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区县动态

中国医师节 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2022年08月19日16:50 |
小字号

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有这样一群人,年轻时,他们怀揣着理想和抱负,踏上了从医这条路,他们坚守初心,克服事业中的荆棘与坎坷,将医生这一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为精神卫生事业奉献一生。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医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初心隽永60年不变

尹承德在门诊中。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尹承德是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原院长,自1963年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毕业以来,从事医疗工作已有60年。

她虽年事已高,却依然不忘医者初心。从医近60年,尹承德帮助过不少破碎的家庭重新完好。“曾经有一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不但能够撑起腰站起来行走,还可以和我们交流。”尹承德说,看到患者病情缓解,是医生最开心的时刻,觉得所有的一切辛苦、疲劳都值得了。

“尹医生,我们需要你。”临近退休,不少患者对尹承德表达心声,尹承德也难以割舍,便继续工作,这一坚持,又是20多年。如今,已经83岁高龄的她,仍然每周都上两天门诊,“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一直指引着她不断前进。

一个医生的如磐使命

王敏建正在为家长讲解儿童用药注意事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寄托,从事儿童青少年领域的医疗事业,也比其他年龄段的医疗工作风险更大,但王敏建毅然选择了儿童医疗领域,而且是难上加难的儿童精神科领域。

“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地发现儿童的精神心理问题,那么对他的一生、对他的家庭来讲,帮助都是很大的。这让我决心把这个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副主任王敏建说,常说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责任感是第一位的,在面对救治风险的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的职业安全,而要把救人放在首要位置。

儿童青少年精神专科以前在重庆专科领域是一片空白,王敏建读博期间专攻儿童青少年领域,作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学科带头人,王敏建从无到有,将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带成西南地区专科领域领先水平。

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黄杰正在查房。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在很小的时候,看着家人生病,然后看见疾病折磨家人的那种痛苦,当时我的心里非常害怕。后来家人去了医院,在医生的救治下,消除了疾病的痛苦,重拾微笑,那个时候觉得医生就是英雄,觉得医生有光,想长大之后也当一个身上有光的人。”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四科副主任黄杰因为看到医生救治了自己的家人,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医生。

“作为心理医生,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不忘初心,努力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医10年来,黄杰成长为主持科室全面工作的副主任,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他都主动请缨,先后参加了多次重精排查等任务。他说:“作为医生,我要始终坚持用仁心去治病、用爱心去关怀、用细心去诊疗、用恒心去从业、用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患者。”(李道国、郭婷婷)

来源: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