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金融>>要闻

中信银行“链生态”:筑起企业资产管理和综合融资平台

2022年09月19日17:04 |
小字号

近几年,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不仅业务品类越来越多,参与主体也越来越丰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产业平台等纷纷入局,为企业提供保理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等服务,通过线上化、数字化路径较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中信银行担当国有金融企业使命,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不断按迹寻踪,分析供应链金融“难点”“堵点”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探索解决方案,持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抽丝破茧,供应链金融当前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

据了解,中信银行近些年不断在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进行深入剖析,从较为抽象的三大核心要素来看,资产、主体、产品各业务要素之间没有产生联系,导致每个业务都比较独立,这是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固有束缚和掣肘的关键所在。

各资产之间需要盘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沉淀了银票、财票、商票、应收账款、信用证、存单、存款、理财等大量资产,这是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企业有应收账款只能做保理融资或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有存货只能做存货融资,不能根据企业经营需要进行统一资产管理和灵活调配使用。

各主体之间缺乏传导。除了“电子应收账款凭证”等少量产品外,核心企业信用没能在上下游企业之间畅通传导,造成大部分小微企业不能充分依托核心企业信用获得便捷融资,往往需要提供额外的担保措施,未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负担。

各产品之间彼此独立。保理、订单融资、商票保贴、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等众多供应链金融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企业想获得融资需要一个个提供资料、申请授信、签署协议,按不同业务要求操作,流程冗长复杂,无法根据企业融资需求提供即插即用式服务。

为解决以上问题,只有打破各业务要素之间的割裂,才能真正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循环畅通。

构建供应链生态,突破束缚解放生产力

据了解,中信银行独辟蹊径,在业内首创以企业资产池为核心构建供应链生态,通过“池”建立桥梁和纽带,将产品、资产、主体之间的联系打通,为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和综合融资服务,提升供应链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打通各个供应链金融产品,提供综合融资。打通资产池与信e链、信保理、信保函、信商票、信银票、信用证、信e融、信e透等线上交易融资产品,向企业客群提供“一个授信”“一次签约”“一套系统”的一站式综合融资服务。通过产品嫁接和灵活组合,实现便捷的期限错配、利率转换、银行增信及资产变现,打造全新、卓越的业务体验。

二是全面支持企业资产入池,让资产发挥价值。支持企业银票、财票、商票、应收账款、国内证、存货、商票、存单等资产入池,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可灵活进行出入池操作,并且凭借池内的资产可随时融资,发挥“企业流动性资产大管家和综合融资平台”作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普及运用,资产变得越来越透明和可信,资产入池后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大大提升,不仅可在银行获得快速融资,也可通过“信流转”打通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使得不同的风险资源与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进行更加精准的匹配,从而降低产业链整体融资成本。

三是创新“集群池”模式,助推企业商业信用传导。创新研发供应链“集群池”,设计了核心企业资产支持、核心企业信用支持、上下游自收自用等多种信用传导模式,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提供一体化池融资服务,助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多层级、自定义的“集团池”业务模式,契合集团企业加强司库管理市场趋势,提供定制化服务。

此外,除了业务逻辑的变革,风控模式也应随之改变。中信银行根据供应链生态特点制定相匹配的风控体系,制定供应链专属的客户选择、准入要求、额度管理模式、审批流程、授权体系等,在主动授信、额度共享与一点融全国等重大方面实现突破,营造有利于创新的风险制度和政策环境,改变“垒大户、重抵押”的传统信贷模式,嵌入“场景+数据+财务”的风控逻辑,强化数据应用和交易过程管理,探索更实时、更高频、更高颗粒度的线上化交易信用管理模式。

以广大核心客户为“生态伙伴”,共建生态体系

近日,中信银行立即制定了《中信银行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的29项工作举措》,加快建设“链生态”,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持续提升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全风险、全时空、全场景、全客户”建设目标,全力以赴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生态”的打造,将有力拓展中信银行对实体经济客群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形成对企业优质资产的集聚与管理能力,优化企业的融资体验与结算获取能力,构建全线上的表内、表外的综合融资能力。

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实体经济,中信银行有“力度”,更有“温度”,希望以广大核心客户为“生态伙伴”,共建供应链生态,帮助企业“造血”、“活血”。以开放生态为目标邀请更多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科技公司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

中信银行表示,将按照创新驱动、需求引领、科学调控的原则,积极响应国家产行业结构调整导向,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军工、新能源等。紧密跟随国家双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转移等战略的方向和实施节奏,科学把握传统产业进退节奏,集中有限资源支持其产能整合、技术改造、环保升级以及产能跨区域有序转移等。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力支持新老基建发展,包括重点区域的重大工程和基建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共服务等,努力做稳链强链固链的推动者,着力提升长期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信银行重庆分行 供稿)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