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中小学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海洋:

现代学校治理的实践探索

2022年10月28日16:37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重庆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展现重庆教育系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即日起,人民网重庆频道联合重庆部分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立德树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重庆基础教育百名校长署名文章》大型主题宣传。

人民网重庆10月28日电 “现代治理视角下的优质学校,应该是制度化、工具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成熟并常态运行、直至走向人性化的学校……”近日,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海洋在署名文章《现代学校治理的实践探索》中谈到学校在管理方面的探索,他认为现代学校在管理规范化上,要不断地从内部进行结构优化,理清思路,建立公信力强的内部治理秩序,力求组织扁平和主体多元,开发并运用好实操性工具,做到制度运行的闭合。(胡虹、代峥、袁杰)

以下为文章全文:

现代学校治理的实践探索

王海洋

重庆高新区围绕打造“西部教育特区”目标,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学校治理上鼓励大胆创新,积极有为。

面对繁复性、重复性较强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传统的行政、经济、人际为主的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发展需要。这既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关键面,也是提升面。

现代学校治理,即聚焦学校发展行动,规范领导、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多元相关者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的组织结构和制度,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互动等方式和专业工具与标准来管理学校公共事务,包括学校内部的结构性治理和外部的功能性治理。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的结构性治理,重点思考学校内部各要素的组织架构、制度安排及其运用。

现代治理视角下的优质学校,应该是制度化、工具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成熟并常态运行、直至走向人性化的学校,并且能充分体现出组织架构扁平、参与主体多元、治理工具专业、制度运行闭合等四大特质。

优化组织系统,管理架构更扁平

学校及其内部的组织架构扁平,意在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使学校系统及其子系统变得更加灵活、敏捷和富有自主性、创造性。

宏观层面,通过整合和重组,学校形成了“三会三中心两组”的组织结构。“三会”,即党委会、校长会、教代会,属于决策层,体现党政引领、依法治校的理念,含战略设计、直接监管、资源整合、依法治校等;决策层通过教育督导等方式直接对接到“两组”,通过校长课堂对接学生。“四中心”,即学生服务中心、教学服务中心、校务保障中心和质量评估中心,属于支持层,体现德育首位、教学中心、服务保障和评价导向,侧重于执行、服务与反馈,提倡“走动管理”,直接服务师生。“两组”,即年级组与教研组,属于生产层或运营层,体现或彰显课程领导力、课堂设计力和教师教育力,教研组以“学科中心组”的方式运营,多为项目驱动;年级组以年级领导小组方式运营,放权到年级,力求管理层扁平化。

中观层面,倡导中心议会和年级自治。“四中心”由分管校级领导及负责人牵头,实行周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多个部门工作。初高中相应年级“捆绑”成一体,各年级根据规模大小成立年级领导小组(4-6人),将教育教学与支部工作合二为一;在学校整体统筹下,年级自主决策、部署、执行和评价,校级干部蹲点年级进行监督。年级领导小组成员与各职能部门工作做好点对点的对接。

微观层面,依托“区块链理念与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这一科研项目,以班级为基础,构建班级社群,打造“班级链”管理平台,班主任、学科老师、学生、家长作为平行主体植入其中,班级组织结构得以扁平化。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相关活动都以班小组为单位来组织、实施和落地。

发挥群体力量,参与主体更多元

组织架构扁平,某种程度上可实现“去中心化”,使参与主体多元化成为可能。学校倡导基于同一目标的多元主体参与,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都有事可为和能为,从而发挥群体力量。

宏观层面,成立学校议会、学代会、家委会、校外专家委员会等编外机构辅助办学,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整合多方有利资源,实现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内部,针对各部门、各级组教育教学数据“孤岛”现象,共建共享学校管理数据库;学校通过建FTP平台,搭建框架,拟定标准,各职能部门、级组全体参与,进行制度化、工具化和标准化建设,每学期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评估。

中观层面,以教研管理为例,学校倡导大组课程备研制度,特别是基于目标达成的教学双驱课堂,人人参与说课、示课、观课、议课,并对照标准反复修改,完成教学“三件套”,进而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微观层面,以班级值周为例,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建制,每班一周,涉及文明礼仪、清洁维护、早晚自习、课间午间管理、食堂就餐、晚间就寝等,根据学生服务中心开发的工具及其标准,采集数据与随机劝导相结合,并通过值周班级交接会、班主任会、行政会等进行反馈和跟踪,最终做到全体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

强化工具开发,治理手段更智能

现代学校治理,尤其是确保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工具做保障,还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的专业工具做支撑。除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各类分析工具外,这里所谈的工具,侧重于基础性的实操工具,即流程、导图、表单+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以制度建设和教学设计为例:

制度建设,以学校章程为总纲,包括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并区分出核心制度与一般性制度,随着形势变化,做好增减和完善。岗位性制度,针对校级、“三中心”、各处室、各级组、教职工等为对象的职能职责,以正式文件起草,以表格形式呈现制度的考核标准,以流程图形式说明操作步骤,二者以附件形式放在制度文件中。法规性制度,正式文件起草,主要以流程图形式说明操作步骤,并以附件形式放在制度文件中。

教学设计,学校提倡基于目标达成的教学双驱,并用表格方式替代传统的文本,强调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双轮驱动,注重问题设计和任务转化,突出教学工具的开发与运用,真正体现和实现教学相长。围绕目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型表格,化繁为简,并体现深度学习。

突出闭环运行,目标达成更高效

在确保工具有效开发和运用的前提下,学校各个层面的工作需要有标准或具体要求,这就是制度运行闭合,即基于制度落地或目标达成的闭环管理。

这里所谈的制度,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制度、规划、计划、方案和要求等。

在具体的制度落地或目标达成过程中,要求做到:初始有目标,重在规划;过程有跟踪,重在落实;结果有反馈,重在复盘。

学校规划,分解为年度计划,每学期末要进行阶段性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或完善,从而形成闭环。部门、级组的计划或项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和钉钉等平台,尽量做到工作有标准,过程有数据,评价能溯源。根据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我们实施“现代治理视角的结构提质行动”项目,在管理规范化上,要不断地从内部进行结构化和结构优化,理清思路,建立公信力强的内部治理秩序,力求组织扁平和主体多元,运用好策划、落实、检查和改进的PDCA模式,开发并运用好实操性工具,做到制度运行的闭合。     

达成以上愿景,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解,保持教育定力,坚持机制创新,着眼长远,做在当下,并始终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础,不断推进重心下移治校策略,凝聚大众智慧,持续激活强大内力。

(责编:黄凌、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